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1933年5月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成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開赴前線,抗擊日軍。
  1935年北平爆發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天津學生迅速響應,於12月18日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 。圖爲“一二九”運動在天津(油畫 作者張京生)。
  1936年“五·二八”示威遊行次日,反動當局調集在批軍警包圍南開中學,對學生運動進行彈壓。
  在正規軍被迫退出市區之後,天津保安隊在日軍海陸空聯合進擊下,仍然堅持抵抗。
 
 
  吉鴻昌(1895—1934),河南扶溝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5月任抗日同盟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於北平英勇就義
  張自忠(1891—1940),山東臨清人。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黨二十九軍三十八師師長,1936年曾任天津市長。1982年被迫認爲烈士。
  王仲華(1911—1939),湖北圻春人。華北人民抗日自衛委員會的中共領導人之一。
 

返回上頁

反對日本侵略的鬥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帝國主義步步進逼、民族危機日益加重的形勢下,天津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並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日前線。“七七”事變後,黨組織被迫轉入地下,在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同時,繼續領導天津人民以各種方式,堅持淪陷城市的抗日鬥爭。

  劉少奇(1898—1969),湖南寧鄉人。1936年春代表中共中央來天津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