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江西代表向大會遞交建議:入江水道“鎖”住鄱湖

  北方網消息:江西40名人大代表抵京後,馬上向大會遞交了江西團第一條建議——在鄱陽湖入江水道建設控制工程 “鎖”住鄱陽湖,使百姓告別“水患”送走“瘟神”。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的漲落對湖濱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工作有重要影響。歷史上,湖區受省內五大河及長江的雙重來水影響,洪、枯水期水位變幅高達10-15米。洪水時它茫茫一片,枯水時蜿蜒一線。由於湖水得不到控制及科學調度,洪水期往往水多成患,根據《長江流域防洪規劃報告》,長江干流以防禦1954年型洪水爲目標,湖口地區需要安排分洪量117-127億立方米,而目前湖口僅50億立方米的分洪容積,若遇1954年型洪水,湖口水位將超過22。5米,嚴重威脅湖濱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

代表們認爲,鄱陽湖控制工程的興建,是長江中下游防洪形勢的需要,也是減緩三峽水庫對長江中下游防洪和對鄱陽湖帶來不利影響的需要,能大力開發利用鄱陽湖豐富的水土資源和加快湖區人民脫貧致富步伐。它是加高加固湖區堤防等其他工程措施難以替代的,也是長江三峽工程之後“勢在必建”的重要工程之一。它將發揮長江的重要調節作用,解決湖區的防洪、發電、航運、血防、灌溉、供水等問題,並對長江流域以至全國經濟發展有很大效益,實現“江湖兩利”。

建議的領銜人劉政民代表介紹說,控制工程的主要建築由一座防洪——發電——航運綜合樞紐和兩座新建的分蓄洪區組成,工程總投資約80億元。綜合樞紐佈置在鄱陽湖入江水道的屏峯山(都昌)——長嶺(星子)之間。此線有湖道狹窄,地形較對稱等優點。由於鄱陽湖湖區實施了“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政策,因此,湖控工程的興建基本上不遷移人口,不淹農田,還能通過人工控制內湖水位,將湖區危害百姓身體健康的絕大多數釘螺消滅,根治血吸蟲病的根源。

據瞭解,湖控工程社會、經濟效益巨大。從解放前到現在已有幾代水利專家及水利部門提議,但因各種原因未能立項。在全省上下加快實現中部崛起的關鍵時刻,如能上馬該工程不僅是全省各界人士和4200萬井岡兒女的熱切期望,也是關係江西和沿江省份經濟發展百姓安危的大事。代表們希望建議能得到國務院和中央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把這項爲民造福、功在千秋的好事實事辦好。(記者/劉雁軍)

  

北方網  2002-03-03 22:58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