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個個都是好皇帝 帝王影視劇氾濫遭猛烈抨擊

  談到眼下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身材瘦小的魏明倫委員激憤得數次幾欲站立起來,右手激動地擊拍面前的桌子。他說,現在一提歷史題材,就是各種各樣的“帝王”滿天飛!本來應該百花齊放的文藝創作,怎麼陷入了一片“帝王的陰影”?!

如今一開電視,隨便選擇哪個頻道,總是五花八門的各類古代朝廷後宮戲在眼前晃悠,其中以反映清朝事件的居多。這類戲,有的標榜“正劇”,有的宣稱“戲說”、“搞笑”。這類歷史題材,被一些百姓戲稱爲“宮廷戲”、“辮子戲”。

魏委員舉例說,個別劇中的主題歌詞“我要活他個五百年呀五百年……”,這分明是帝王老兒的心聲,無非就是要“萬壽無疆”的一種心態。再有,《還珠格格》中小燕子進宮認親一段,處處透着一股濃郁的“攀龍附鳳”的味道。

魏委員說,很奇怪的是,在所有的帝王影視劇中,皇帝一個個都是好皇帝。看完“康熙”,大家知道康熙是好皇帝;看完“雍正”,也有人讚歎雍正很勤奮,每天要批無數的文件——可是,比勤奮,還有比雍正批閱文件更多的,那就是希特勒。而大家都清楚,希特勒是一個暴君。

魏委員說,最近的《天下糧倉》還是如此的思路。“沒有壞皇帝,哪來的那麼多貪官?貪官腐敗的根源,正在於‘帝制’。”

魏委員認爲,不一定是每一個創作者都在有意識鼓吹帝王,但事實上,鋪天蓋地的“正劇”、“戲說”形成了一個鼓吹帝王的“場”。這種藝術表達,非常可怕。

李默然委員對此很有同感。他說,很多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顧歷史真實,乾隆不像乾隆,康熙不像康熙。讓人覺得,歷史劇越來越不真實。

浙江美協主席肖峯委員說,很多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無論是內容,還是上映檔期,要多多考慮到對青少年的影響。他說,很多小孩在家裏動不動就來一句:“小李子,喳!”“皇宮娘娘,再來兩個!”雖是玩鬧,但潛意識裏卻把清朝、皇宮的那一套學會了。

肖委員還舉例,去年正逢辛亥革命90週年,不久前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部關於孫中山的片子,而幾乎同時,其他的頻道上盡是一大批清朝戲,而且片中的皇帝個個都像是好皇帝。有些年輕人追着問他:“清朝那麼好,幹嘛還要孫中山搞辛亥革命呀?何苦呢!孫中山偉大在哪裏?”

有的朝廷劇創作者辯稱,宮廷戲百姓愛看,各種宮廷戲滿天飛,可以充分迎合滿足老百姓。而李前寬委員對此則認爲:“百姓的口味是多種多樣的。說老百姓只喜歡歷史戲,不公平不客觀。其實,好的現實題材作品一出來,大家不也是爭着看嗎?文藝界還應從本身創作思路上多找原因。關鍵是,自身要堅持嚴謹創作。歷史題材當然可以拍,關鍵是怎麼拍、怎麼把握。”

著名作家陳祖芬強調,不要一味地抱怨老百姓的品位如何,文藝界確實應該拿出更多百姓喜聞樂見的、貼近生活的好作品來。

中國青年報  2002-03-06 18:48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