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全國政協九屆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招待會共話農業

  全國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邀請部分民主黨派負責人,就促進農業發展與農民收入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這4位民主黨派負責人分別是: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楚莊,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農業部原副部長路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農業部原副部長洪紱曾。

  在回答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問題時,張寶文說,目前是我國農產品供給的最好時期,也是農村結構調整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時期,尤其是在農產品價格偏低、自然災害嚴重的情況下,農民收入實現了恢復性增長,成績來之不易。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業問題,就必須以增加農民收入爲中心工作,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他說,按照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近年來農業部門和各地採取有效措施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這些經驗概括來說就是四個“優化”: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畜牧和水產養殖業;優化農業區域佈局,促進主要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洪紱曾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農民增收問題應該綜合解決。首先要搞好農業結構調整,既要增收又要增效。第二,要增加農產品科技含量,增加農產品競爭力。第三,要增加農業投入,特別要注意加大對一些中小型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的投入。第四,要振興鄉鎮企業,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第五,要穩定現行政策。

  在回答有關農民工的問題時,楚莊說,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成爲城市勞動力,是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世界如此,中國也是如此。中國目前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一億五千萬人,相當一部分進城打工。這些農民工以辛勤勞動爲城市發展做出了貢獻,也成爲農戶的重要經濟來源。對農民工這樣一個爲國家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社會羣體,我們應該感謝,應該給他們和城市居民同樣的待遇。他大聲呼籲,要關懷農民工、善待農民工。

  在回答如何提高我國農業科技含量問題時,路明說,當前制約我國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科技投入低,農業科技產品中社會公益類與市場競爭類界限不清,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等。他建議:加大對農業科研和推廣的投入,重點扶持一批有優勢的科技創新主體,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園區;繼續推進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將應用型科研機構改製爲科技型龍頭企業;推進產學研、農科教結合。

  

  

  

新華網  2002-03-07 21:05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