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人大代表談素質教育: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

  出席“兩會”的國家督學趙陸一代表到國外訪問時,經常聽到外國教授這樣說:歡迎中國學生來留學,因爲中國學生基礎知識紮實。但相比之下,中國學生的研究能力較差,他們更願意做那些有答案的題目,往往對沒有答案的題目不知所措。

  “這歸根到底是個創新能力問題。”趙陸一說:“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有一些值得檢討的東西。我們表揚一個孩子時,經常說‘你是個聽話的孩子’,其實這句話就抑制了孩子創新的因素。老師總以爲把學生教得沒有問題了就是成功,家長每天更關心孩子的作業有沒有完成、答案對不對,而不是鼓勵孩子更多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多種答案。”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夏亨熹代表說:“中國傳統教育有許多成份是應該肯定的,但我們有時對孩子管得過死,有的中小學校天天給學生留一大堆作業,有的家長對孩子又罵又打,這樣就束縛了孩子的創新能力,不可能讓孩子海闊天空地想一些問題。在美國,四年級以前的小學生沒有像我國小學生這樣正規地上過課,他們主要是在做遊戲過程中學一點東西,或者說是在玩中學習,我國的中小學教育也應該寓教於樂。”

  “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有自己的思維活動了,應該在那時就去引導他們對事情有獨到的判斷和見解,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智商。”來自貴州省的中學教師周德芬代表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的中學教材也存在一些問題,多數是已知什麼求證什麼,答案只有一種。老師更應該注重啓發式教學,讓學生多問幾個爲什麼。現在高考出現開放式的試題,答案不僅僅只有一種,也不僅僅有一種解題方法,只要邏輯正確,不合標準答案的答案也是對的,這就是一種創新。”

  “小學生需要特殊的肯定和鼓勵,有時老師一句簡單的否定就會影響一個學生一生的思維習慣。”天津市上海道小學校長李學琴代表說:“我們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孩子的作文並沒有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找到了所謂‘套路’,甚至也穿靴戴帽,這太可怕了。所以我們要求語文老師在每節課上都留三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上講臺講一個故事,說一段見聞,使他們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不斷髮現新事物,並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新華網  2002-03-12 16:53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