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0日午夜,記者在韓國釜山市見到了國航航空安全技術部總經理王德明,他的桌子上放着“4·15”空難中CA129航班機長吳新祿的材料和照片。
一本厚厚的藍色《駕駛員飛行記錄本》,記錄着吳新祿的成長經歷。“他是一個技術成熟的機長,”王德明翻開記錄本,吳新祿的成長經歷歷歷在目:
吳新祿1992年7月考入航校,開始了飛行生涯,以飛行210小時的合格記錄,從航校畢業。1994年7月本科畢業後,分配到國航工作。參加工作當年,經過模擬機檢查等一系列培訓考試,他開始擔任波音767副駕駛工作,從此,與767朝夕相伴了8年時光,沒有出現過不良飛行記錄。
1999年底,他累計飛行波音767飛機已達4288小時,在副駕駛的崗位上已經工作了近6年時光。王德明回憶道:“按照《國航飛行技術訓練管理手冊》規定,他必須經歷飛行時間不少於4000小時,才能進入正駕駛訓練。爲了讓他在安全操作技術和操作經驗上進一步成熟起來,我們沒有給他轉爲正駕駛訓練。並不是因爲他接受能力慢,這是國航的一貫作風,對飛行員不用最低標準衡量,而是選擇較高標準,確保每一個機長的理論水平和飛行技術過硬。”
“2000年,他一年飛行了985小時;2001年,他飛行900多小時,在同行中是較多的。”
2001年6月,吳新祿通過了所在飛行大隊的考試檢查,接着一路闖關,連續通過了模擬機、飛行總隊、國航培訓部、中國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的檢查考試。記錄本上記載着每次考試的時間和成績及教員的簽名及評語。
王德明指着幾項考試記錄給記者看:2001年8月,轉正駕駛模擬機考試時,教員的評語是:“飛行程序熟練,操縱動作正規,對各種特殊情況能及時正確處理,檢查單使用熟練,機組配合比較好。”理論考試成績爲97分。在結論欄裏寫着:“可以擔任767正駕駛。”
2001年10月29日,華北地區管理局的檢查考試記錄爲:飛行程序熟練,設備使用正確,操縱能力柔和、正規,操縱能力比較好,機組配合和駕駛艙資源管理都比較好,可以擔任正駕駛工作。”
2001年11月23日,吳新祿取得了正駕駛技術審定批准書,駕證號爲民航執字1100783號。
記錄本上的最新記錄,是2002年3月10日的駕駛員定期熟練檢查記錄單,這是吳新祿在培訓部進行復訓時的成績記錄。記錄顯示,他在設備考試、起飛階段發動機失效的處理、非精密儀表進近訓練、側風着陸、一臺發動機失效着陸、風切變訓練等方面,在複訓時的成績均符合要求。
王德明說:“如此衆多的多層次培訓檢查考試和審批,不是針對他一個人的。國航有一整套嚴格的飛行訓練管理制度,制定了各種飛行技術管理規定,如:《飛行技術訓練管理手冊》、《飛行員訓練大綱》、《模擬機訓練大綱》等,這些手冊用來保證飛行員飛行技術一直處於良好狀態。”在日常管理中,飛行員除了要經過技術升級考試外,國航嚴格遵守中國民航總局規定,所有的飛行員每半年必須複訓一次,複訓考試不合格,駕駛證作廢。在我們部的檔案庫裏,存有每個飛行員每次考試的完整記錄。
王德明翻着吳新祿厚厚的一本記錄說:“在一個767機型飛行了6000多小時,吳新祿的飛行時間是較長的,技術底子也是打的比較好的,是一個技術比較成熟的機長。”
王德明指着照片上的吳新祿說,他身體狀況好,去年11月23日體檢時獲得了一級體檢合格證。愛學習,愛鑽研,對待工作態度認真,是一個做事一絲不苟的人。按照國航規定,每次飛行都必須穿公司制服,如果不穿制服,就進入不了候機區、上不了飛機,無法執行飛行任務。他每次在飛行前,不但穿好飛行制服,而且衣服熨得筆挺筆挺。周圍的同事都很喜歡這個英俊的小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