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時事圈點 正文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

  1992年初,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談話,鮮明地提出了“發展纔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十年後,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我們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就必須把發展作爲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

  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發展纔是硬道理”雖然僅七個字,卻揭示了中華民族興衰榮辱的歷史結論。

  衆所周知,中國古代文明曾經長期領先於世界,至今仍爲各國史學家所稱道。但是從18世紀末期開始,由於封建統治者不顧時勢,閉關自守,夜郎自大,安於現狀,固步自封,導致生產力發展非常遲緩。而當清朝統治者沾沾自喜於“康乾盛世”的餘輝時,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卻乘着工業革命的東風,迅速發展起來,中國被甩在了後面。於是,這個衰落了的封建帝國,淪爲侵略的對象。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大舉進攻面前,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使一個擁有數千年燦爛文明的泱泱大國,長期陷於災難的深淵。歷史就這樣無情地上演了一曲被馬克思稱爲“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落後就要捱打”,這就是近代中國歷史留給我們的辛酸回憶和沉痛教訓!

  在血的教訓面前,無數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只有發展才能救亡圖存。他們爲了實現強國富民的理想,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和探索,雖歷盡艱辛但始終無法使舊中國擺脫落後捱打的悲慘命運。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才爲中國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開闢了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爲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一五”計劃期間,全國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5%,僅僅經過短短的五六年,新中國就在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上初步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舊中國的100年。但後來,由於一度偏離了經濟建設這個工作重心,使我們國家在經濟方面與發達國家本已縮小的差距又拉大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牢牢抓住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不動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是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的時期,是我國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的時期。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5933億元,比1989年增長近兩倍,年均增長9.3%,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6位。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電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電腦這些20多年前許多人聞所未聞的電器產品,現在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較寬敞的住房,個人擁有汽車等昂貴商品已經屢見不鮮。社會主義的中國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只有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才能從根本上把握人民的願望,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多的主動和優勢,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靠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展望新的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既有過去積累起來的老問題,也有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但不論解決什麼問題,最終都是要靠發展。發展是基礎,發展是根本。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實現民富國強都無從談起。

  從國際看,應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戰勝種種風險和考驗,最終要靠發展。目前,我們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科技的優勢,短期內不會改變。西方敵對勢力對社會主義中國實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圖謀,也不會改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創造條件,加快發展,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我們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

  從國內看,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戰勝各種困難,最終也要靠發展。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不發達,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發展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我國人口已經接近13億,社會就業和保障的壓力越來越大,貧困人口還爲數不少。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這些前進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只能通過加快發展來解決。發展了,手頭東西多了,我們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纔會遊刃有餘;“蛋糕”做大了,許多事情就好辦了。

  總而言之,複雜的形勢、艱鉅的任務,賦予發展特殊重要的意義。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離不開發展;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離不開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掌握國際鬥爭主動權,離不開發展;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離不開發展。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發達的生產力,才能使人民羣衆享受更多的實際利益,社會主義才能更好地顯示自己的優越性,人民羣衆才能從內心裏更加擁護社會主義,才能最終說服那些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

  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能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歷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贏得主動、贏得優勢的關鍵所在。鄧小平指出:“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江澤民同志也要求我們:“要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綜觀全局,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聯繫世界政治格局和當前國際形勢,要充分看到我國已經奠定的發展基礎和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條件,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善抓機遇,搶抓機遇。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

  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就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中國現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開拓促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必須堅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必須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我們講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是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相統一的發展。要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同時,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健康發展,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來源: 新華網  2003-02-28 14:43 編輯: 劉雁軍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