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我們要和自然“拚殺”多久 政協委員談生態建設

  在人們日益強調環境保護的今天,一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給人警醒:盲目地利用內陸河流的水資源擴大灌溉面積、建設人工綠洲,結果導致河流下游斷流,大面積天然綠洲退化;盲目地強調“人進沙退”,結果卻嚐到“人進沙進”的惡果。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如何進行生態環境建設,成爲委員們的熱門話題。

  我們和自然究竟應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才能避免這種生態環境邊建設邊破壞的狀況再次發生?我們還要和自然“拼殺”嗎?

  “植樹造林不能等同於生態環境建設,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建設一個不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新系統,而是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發展方針,要因地制宜。”林業專家沈國舫委員的上述觀點,得到不少政協委員的首肯。

  “現在一些地方爲了美化環境,不加調查研究就盲目地將森林中的大樹移植到城市中,結果常常事與願違,不但成活率低,還破壞了森林中的生態環境。這種以打着環保旗號幹着破壞環境的事,必須予以禁止。”黃維義委員對這種所謂的“生態環境建設”深惡痛絕。

  委員們認爲,現在有一些關於通過植樹造林“人進沙退”的典型,這需要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角度加以分析,以防止誤導。“人進沙退”只有在以前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而造成土地沙化的局部地方,採取合理的恢復重建措施,纔有可能實現。

  沈國舫委員認爲,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但應根據科學規律,在適當的地方採用適當的樹種及其組合進行綠化,千萬不能片面地把植樹造林當成生態環境建設的同義語。因爲大自然的生息運轉有其自己的規律,人類的一廂情願無法代替。生態環境建設,既要強調人爲治理,更要重視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

  “以後再進行植樹造林等生態環境建設時,最好先請一些專家進行調查分析,弄清楚利弊,然後再決策也不遲。千萬不要一拍腦袋就下達指令。”黃維義委員提醒有關職能部門。

  一些委員特別指出,我們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對自然生態環境起破壞作用的干擾因素,要從當地自然生態條件出發,否則再多的資金投入,規模再大的生態建設,也只能修修補補,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

來源: 新華網  2003-03-04 10:20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