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時事圈點 正文

時代主題 舉世關注——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2000年9月,聯合國舉行“千年首腦會議”,15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聚集一起,共同探討關係人類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然而,“9·11”事件震驚世界,阿富汗戰爭炮火連天,巴以衝突血流不斷……這一切說明,世界還很不安寧,人類面臨着嚴峻挑戰。

  時代主題的變換

  每個歷史時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決的根本任務。這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就是那個時代的主題。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時代主題。

  20世紀上半葉,資本主義世界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爲爭奪世界霸權,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促進了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覺醒,社會主義革命風起雲涌,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運動如火如荼。戰爭與革命相互交織,構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

  20世紀後期,世界形勢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形成了有利於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總趨勢。面對國際形勢的這種新變化,鄧小平以敏銳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

  當今世界,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相互交織、密不可分。發展離不開和平,和平也離不開發展。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另一方面,各國的共同發展是保持世界長久和平的重要基礎。鄧小平關於“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的論斷,十三大以後被我們黨概括爲“時代主題”。這一概括對於我們黨正確認識國際形勢,制定正確的內外政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江澤民同志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進一步明確指出:“追求和平與發展是我們時代的主流”。

  世界進步的主流

  從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問題以後,世界經歷了許多深刻變化,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但是,時代的主題沒有變,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已成爲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

  第一,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明顯增多。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整個世界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世界各國的利益相互關聯和相互依賴日益加深。

  第二,世界形勢總體趨緩。冷戰結束後,雖然世界上地區性衝突和局部戰爭不斷,但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是可以避免的。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坐下來進行談判協商,以解決糾紛。世界範圍內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

  第三,重視發展戰略已成爲各國的主要政策取向。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舞臺上能不能站穩腳跟,能否對人類發展有所貢獻,關鍵取決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不論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意識到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實力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江澤民同志指出:“經濟優先已成爲世界潮流,這是時代和歷史發展的必然。當前對每個國家來說,悠悠萬事,惟經濟發展爲大。發展不但關係國計民生,國家長治久安,也關係到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第四,和平與發展是解決世界許多問題的根本途徑。在全球性問題中,除了和平與發展問題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問題。比如,戰後世界人口急劇增長,資源開發盲目無序,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歸根到底都要取決於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的解決。

  第五,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戰爭曾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不幸和災難。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把整個歐洲及西亞、非洲和遠東拋進了硝煙和死亡的陰影,15億人捲入戰爭漩渦,3000多萬人傷亡,無數的財產受損。第二次世界大戰,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17億人捲入戰爭,9000多萬軍人和平民在戰爭中傷亡,經濟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帝國主義國家爲了爭奪財富和資源而發動的世界戰爭,給許多國家經濟社會造成極其巨大的破壞。正因爲如此,各國人民都不願看到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再推行新的霸權和強權,都不願看到南北之間發展的差距、貧富的懸殊再擴大下去。各國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過上穩定安寧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渴望實現國際關係的民主化,渴望促進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共創人類美好的未來。

  步履維艱的進程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但這並不意味着戰爭已進了歷史博物館,也不意味着世界已實現共同發展。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目標,解決這兩大問題的進程仍然坎坷曲折。

  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並不太平。近幾十年來,雖然世界範圍的大戰沒有打起來,但小規模的地區性衝突乃至局部戰爭時起時伏。據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上發生過120多次較大的戰爭,死亡人數約1200萬。近年來,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等局部戰爭,使成千上萬的無辜平民顛沛流離,無家可歸。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了新的表現,是危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國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義”,妄圖建立由西方價值觀主導的世界,竭力推行單邊主義,四處插手,干涉別國內政,導致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矛盾激化,局勢緊張。

  世界的發展很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還沒有根本改變,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一些地區的衝突和爭端此起彼伏,國際恐怖主義危害着人們的安寧生活,貧困、環境惡化、毒品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據聯合國2001年統計,在過去30年間,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從25個增加到49個;世界絕對貧困人口從5年前的10億增加到12億;工業化國家與30個最窮國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個最富有的人的財富,超過了60個窮國國民生產總值之和。這些極端懸殊的差別,既暴露了極不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又成爲各國共同發展的障礙,同時也構成危害世界和平的潛在因素。

  不懈追求的目標

  當今世界,國際局勢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雖面臨着不容忽視的挑戰,但前景光明。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具有熱愛和平的傳統美德。今日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爲了推進現代化建設,尤其需要一個穩定和諧的國際環境。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致力於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並將努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新中國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爲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以獨立自主爲對外政策的根本立足點,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爲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遵循,以加強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發展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爲對外工作的重點,全面對外開放,同西方國家發展平等互利關係,積極倡導建立一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主張各國有權根據本國國情,獨立自主地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別國無權干涉;主張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任何國家都不應該謀求霸權;主張既反對恐怖主義,又反對霸權主義,不能因爲反恐而放棄反霸,也不能因爲反霸就放棄反恐;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一切分歧或爭端,而不應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通過對話協商增進相互瞭解和信任,通過雙邊、多邊協調合作,逐步解決彼此間的矛盾和問題;主張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同各國加強和擴大經濟、科技、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與繁榮,反對經濟貿易交往中的不平等現象和各種歧視性政策與做法。這一系列正確的外交政策,使中國贏得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尊重與讚譽。

  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爲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爲解決地區爭端、緩和地區緊張局勢,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但創造了自身經濟發展的奇蹟,而且爲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只要社會主義中國日益穩定、發展、強大,就一定能夠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中宣部理論局組織撰寫)

來源: 新華網  2003-03-05 10:39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