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穩中有變 以民爲本——經濟專家透視政府今年施政方針

  朱鎔基總理在5日開幕的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既對本屆政府5年工作進行了總結,也對下一屆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建議。政協委員中的多位經濟專家普遍表示認同,認爲對今年經濟工作的部署保持了連續性,有不少新意,可概括爲“穩中有變,以民爲本”。

  擴大內需穩中有變

  報告將擴大內需列爲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雙拉動,擬發行1400億元長期國債。這意味着,中國自1998年開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將進入第六個年頭。

  經濟專家們對這一決策表示肯定。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員說,中國目前生產能力普遍過剩,通貨緊縮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在此情況下仍然要靠國債的拉動作用,至於積極財政政策何時淡出,要相機抉擇。

  “積極財政政策應該繼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部部長李善同委員說。她分析說,去年中國經濟增長了8%,物價出現了緩慢回升的趨勢,一般貿易進口有較大增長,說明國內消費在回暖,但還沒有形成自主增長的能力。在此情況下,繼續增發國債可以托住經濟增長。他認爲,實際上今年的國債規模已少於往年,考慮到物價和一般貿易進口的緩慢回升,這也許是一個信號,即隨着消費力量的逐漸增強,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可逐漸減弱。

  專家們注意到,報告雖仍強調擴大內需要“雙拉動”,但也特別指出,“首先要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在目前情況下,這比增加投資需求更重要”。這一提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爲首次出現。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也指出,理想的情況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應該達到七成,因此應該着力擴大消費需求。

  本屆政府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已累計發行了6000億元長期國債,繼續執行這項政策,是否存在風險?林毅夫說,中國每年發行的國債只佔GDP的20%,即使考慮到社會保障欠賬等暗的債務,也還比其它國家少得多,重要的是每分錢都花得值。

  以民爲本

  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及增發國債時,也註明要調整使用方向,加大對“西部開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企業技術改造、生態環境建設和科教文衛事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經濟專家評論說,如果將發國債擴大內需比喻爲“踩油門”的話,下屆政府“踩油門”的着力點就是“以民本”。

  林毅夫委員說,國債用得好,可以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功效,而將將國債重點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正是這樣一個方向。“這不僅將創造農村的就業,直接給農民帶來收入,而且可啓動農村消費市場,”他說。

  實際上,“以民爲本”是報告中經濟部分的一條主線,涉及的內容相當豐富。報告不但將“三農”問題、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作爲政府今年的重要工作,還在“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做好西部大開發”一節中,表示要支持老工業基地加快改造,支持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接續產業,支持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等。

  “報告充分體現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標,”李善同說,“全面小康也就意味着要實現有利於消除貧困的增長,這和世界趨勢是一致的。”北京大學教授蕭灼基委員對報告提出的“開發式扶貧”評價很高:“‘造血’,而不是簡單的以救濟來‘輸血’,才能充分利用農村的各種資源,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7%增長目標留有餘地

  今年是中國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年,經濟增長速度有多快,與2020年翻兩番目標有相當關係,因此深受關注。報告明確提出,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爲7%左右。專家認爲,這一目標切實可行,而且留有餘地。

  蕭灼基表示,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不僅能夠達到7%,而且很可能接近去年8%的水平。林毅夫委員認爲,在存在通貨緊縮的情形下,7%的增長目標不算低。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中國再保持20年的高速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但專家們也建議,雖然今年實現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問題不大,但下屆政府面臨的挑戰不少。除了通貨緊縮、“三農”問題之外,加快金融改革已顯得相當緊迫。

  李善同指出,進行金融改革對提高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銀行體系的安全至關重要。她強調,下屆政府面臨的各項改革任務艱鉅,且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金融、財政、農村、國企等方面,“應該整體推進,而不是單項推進。”

來源: 新華網  2003-03-05 21:17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