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中國創造”: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必由之路

  隨着越來越多帶着“中國製造”標籤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場,人們開始關注中國何時才能涌現諸如摩托羅拉、通用汽車之類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對此,來自企業界和沿海較發達地區的衆多全國人大代表認爲,志存高遠的中國企業絕不能僅僅滿足於“中國製造”,而必須追求“中國創造”,集中精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產品與品牌。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不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企業缺乏自己的核心產品、主業很不突出,”人大代表、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林健分析說。   

  在美國《財富》雜誌近期評選出的2001年世界企業500強中,中國內地僅有11家企業“榜上有名”,而且多數屬於電力、石油、銀行等國家壟斷性行業,不具備自己的品牌。   

  林健指出,現在國際大企業的流行理念是把副業分離掉,抓最核心、最有優勢的主業。比如,美國的波音航空公司就把機翼、機門等部分零部件交給中國的飛機制造廠製造,在統一規格、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節省了大量勞動力開支。而其主要資金和精力都放在飛機的“心臟”--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上。   

  人大代表、廣東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明珠對此深有同感。她說,如今國內許多企業都搞“產品多元化”,但每一個產品領域內的市場競爭都很激烈,需要大量投入。與其“四面出擊、平均用力”,不如集中精力研發、生產一種產品,力爭在這個產品的市場裏做個“最強者”。   

  她頗爲形象地說:對尚處創業初期、底子較薄的中國企業而言,要想實現“走出去”的目標,“一定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纔是真理。”她稱格力電器一直堅持只做空調的原則,現在又定下了兩年內在產量上躋身世界第一的目標。   

  林健認爲,比照創建自身核心產品的目標,目前國內企業普遍存在着研發資金太少、人才短缺等問題,造成研發效益極低。他舉例說:“在美國,汽車公司研究出一款新車型,一般可獲20%的利潤,而中國公司在這方面的利潤率還不到1%。”  

  人大代表、廣東省陽江市市長江泓承認,中國企業目前缺乏自己的研發力量是不爭的事實。陽江當地有不少企業雖然效益還不錯,但完全靠購買外來生產線,搞“三來一補”,始終處於國際分工的下端,何談“走出國門”。這位市長說,中國企業“走出去”建廠投資是中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新任務。“希望更多的國內企業儘早打出自己的‘拳頭’產品,用‘中國創造’超越‘中國製造’。”

來源: 新華網  2003-03-10 13:07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