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時事圈點 正文

“先就業再擇業”纔是明智選擇

  2003年是全國高校擴招後的第一個畢業生高峯年。面對就業壓力,有很多人把原因歸結於擴招政策,認爲擴招速度過於超前,應該減少擴招甚至停止擴招。“擴招”,被推到了“就業”的對立面,成爲很多人的心結。

  “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只要仔細分析,就能發現現時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主要還是屬於人才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結構性失衡,表面的人才過剩只是相對的。”黃泰康代表說,“我國目前受高等教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只有5%左右,不但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甚至遠低於有的發展中國家。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高校擴招的政策是正確的,執行的效果也是好的。高校擴招是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衆化的必由之路。”

  事實上,清華、北大、人大等優秀高校同樣進行了大幅度擴招,但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就小得多。一些專家指出,真正優秀的人才什麼時候都是受歡迎的,大學生在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一定要跟上。過去十幾年中,大學生作爲稀缺資源,一直能較爲順利地進入大城市並得到好工作。但隨着政府機構改革以及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城市工作崗位增加的步伐逐步放緩,就業情況有所變化,這就使大學生擇業面顯得相對狹小一些,不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融入全球化經濟的中國仍然人才稀缺,即使不擴招,現在畢業的大學生也仍然要在就業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座標。”李祖偉代表說,“高校擴招的方向必須堅持,但經過多年的擴招後,社會需要適應龐大數量的大學生集中就業的新情況,要有一個消化過程。”

  “之所以造成今年就業壓力大,主要是由於大學生就業目標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廣州及東南沿海等地的大中城市或國有大型企業、外企和政府機關,這些地方雖然就業機會多,但在某些領域內人才飽和,供需必然在一定時期內出現失衡。”劉中慧代表說,“從現在看,大學生應該轉變‘擇業’的傳統優勢心理,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把自己放在一般社會就業者的層面上,先就業再擇業,就業機會是非常廣闊的。”

  在尋找工作單位的過程中,雖然有些大學生已經降低了過高的“期望值”,但仍還有“一步到位”找到歸宿的心理。

  “大學生也要學會調整心態。”王晶代表剛剛與大學生在網上就就業問題進行了交流,她認爲,在社會競爭越來越劇烈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首先應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用真正的實力在社會上站住腳,在具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和實踐能力後,再去選擇自己理想的工作和環境,這樣做相對“一步到位”的高期望來說就容易得多。

  “針對就業形勢的變化,各高校、社會上也應該及時提供相關信息。比如,以前IT業需求量很大,能給一大批畢業生提供就業職位,但從2002年開始,IT業發展形勢不看好,對人才需求量減少。這些應該讓大學畢業生及時瞭解到,針對就業形勢推出一些個性化服務,完善就業網,使畢業生能多渠道瞭解用人單位信息。”黃泰康代表強調。(完)

來源: 新華網  2003-03-11 15:23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