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時事圈點 正文

“知識的腐敗”更值得警惕

  人們注意到,在知識界一些角落裏出現的腐敗,成爲了近年“兩會”關注的一大焦點。

  從北大教授剽竊,到中科院行賄醜聞;從文憑上的權錢交易,到學術成果的僞造……這些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還鮮有所聞的“陰暗現象”,到了90年代以後卻常常見諸報端。人們正在把反腐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一個新的領域:知識界。   

  情況顯然不容樂觀。中國第一家學術批評網站的創辦人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楊玉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有的大學甚至被稱爲“抄襲大本營”、“複印大本營”,有國人抄國人的,也有國人抄“洋人”的;有學生抄老師的,還有老師抄學生的,不少中國的名牌大學都“榜上有名”。

  知書達理,清高廉潔,士風浩蕩,千百年來便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寫照。他們不爲五斗米折腰,不向權貴低頭;他們爲了氣節,不惜捨身成仁。長期以來,人們認爲知識界是一方淨土,一座象牙塔。   

  然而,他們中一些人的醜陋行爲,正在向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傳統價值提出嚴峻挑戰,不能不讓人心顫。而更可怕的是,對於一些教授和專家的腐敗,竟然還有人用“讀書人竊書不算偷”一類的理由爲他們開脫。

  與政治和經濟精英不同,知識分子往往被視爲“手中無權,身上無錢”。但是,他們卻也掌握着一項最重要的權力,即傳播人類文明的火種,稟承人類精神的理想。可以想像,這肩負重任的身軀一旦朽壞,它將給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13億中國人民對有着“靈魂工程師”之譽的知識界寄予了殷切的期盼。

  在一個文化和教育水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的發展中國家,知識精英起着爲人師長、率先垂範的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正是一批批知識界的傑出先知,影響並引領着大衆。   

  如今,人們已高度關注知識界的腐敗,並且行動起來。不少高校發起了道德自律行動,不少科學家聯名錶示拒絕學術欺詐,還有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要完善法律制度,從根本上扼制“象牙塔”中的腐敗。(完)

來源: 新華網  2003-03-13 08:55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