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注黃河:一噸黃河水值多少錢?

  一噸黃河水值得多少錢?在今年黃河遭遇的特枯年份,這個話題顯得更有現實意義。

  “一噸(立方米)黃河水在黃河下游引黃渠道農業用水就是1分錢左右,這還是多方呼籲後2000年12月1日調整的價格。”全國人大代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接受採訪時說,“按目前一瓶礦泉水平均2元的價格,200噸黃河水才值一瓶礦泉水。”

  在路上見到一分錢硬幣,不少人可能連彎腰去撿起來都不願意;如果一噸黃河水也象這塊一分硬幣一樣放在那裏,你會珍惜嗎?一方面,自然造成的缺水危機日益嚴重;另一方面,大水漫灌、肆意浪費、資源有效利用率低下的狀況至今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這些也許就是黃河水危機的大部分原因。

  據統計,黃河上各種引提工程數以萬計,其引提能力足可以抽乾幾條黃河;可是引黃灌區配套工程卻普遍很差,配套齊全的灌溉面積僅佔有效面積的10%。有關資料表明,目前黃河水的利用率不足40%。在下游用水告急時,內蒙古、寧夏引黃灌區卻大水漫灌,一畝地平均用水量超過了1100立方米,是正常用水量的4倍,一立方米水只能生產0.45公斤糧食。換算一下,一噸黃河水的產出僅有五角錢。

  即使寧夏河套灌區2000年以來把發展節水農業放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突出位置,自流灌溉區每噸黃河水價格由0.6分提高到1.2分。農民千百年養成了大引大排、大田漫灌、多次澆灌的習慣,並沒有因爲水資源的短缺而發生根本的變化。提價的實際效果並不明顯。

  在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方面,價格也在2000年做了調整,目前從黃河下游引黃渠首工程供水價格每立方米爲3.9分(4-6月爲4.6分)。但即使如此,水價仍只有供水成本的43%。黃河沿線聚集着衆多讓人驕傲的工業企業,但付出的代價是,工業生產用水每萬元產值耗水300-500立方米,高於發達國家3至4倍。

  爲緩解日益突出的黃河用水危機,國家近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繼全流域用水實行統一調度之後,有關部門已將解決水資源不足和水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2010年,耗資巨大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又將開工建設。屆時,黃河流域水資源緊缺狀況有望得到緩解。但有關專家認爲,再先進的水量統一調度,畢竟只是無奈之下的苦苦算計;10年後的北上之水,也終究難解燃眉之急。人們都在思索,如何對黃河水取之有道?

  人們要利用資源,更要爲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盡力。專家指出,解決黃河水危機的唯一出路,就是在黃河流域加快建立節水型社會的步伐。包括在原有工程水價的基礎上,將水資源費納入供水成本,發揮水價對黃河水資源合理利用的調節槓桿作用;工業應加強以節水爲重點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嚴格限制高耗水的項目;在農業上進行灌區改造,增加節水灌溉面積,同時還要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減少耗水量大的作物種植面積等。(完)

來源: 新華網  2003-03-13 09:16 編輯: 樑宏峯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