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天津 > 要聞 正文

加強輿論監督 做好“橋樑”和“窗口”

  北方網北京專電:新聞輿論監督歷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朱鎔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羣衆和新聞媒體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天津代表們對此表示贊同。代表們認爲,黨領導的新聞媒體,應該把“密切同人民羣衆的聯繫”作爲工作的出發點,重視反映人民羣衆的心聲,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緊緊抓住“黨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不良社會現象予以揭露,以展示黨和政府對剷除各種醜惡現象的鮮明態度,進一步凝聚起黨心民心。

  記者在兩會前與市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接觸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不少區縣勞動部門由於種種原因難於解決的勞動糾紛被新聞媒體曝光後,就會引起得重視,嚴肅處理,儘快解決。癥結究竟在哪裏?是執法單位行政意識不強?還是媒體的震懾力量更大?

  方明代表說,大量事實證明,代表人民呼聲的輿論監督確實起到了清除污垢的效果。導向正確的輿論監督提升了黨和政府人民羣衆中的威信,弘揚了社會正義。

  “輿論監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各級政府和辦事部門切實解決好羣衆反映的問題,督促實踐三個代表,改變工作作風,讓人民看到希望!”李樹文代表說,無論什麼時候,一些做了有損於國家和人民利益事情的人,一些做了虧心事的人,會從輿論監督中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威懾力。

  近些年來,黨的新聞工作者在滿腔熱情地謳歌人民羣衆光輝業績的同時,還揭露了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的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把一些“假、惡、醜”的事特具體地再現在讀者和觀衆面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並在全社會逐步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和有效的輿論監督力量。

  代表們認爲,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人民羣衆的“橋樑”和廣泛瞭解社情民意的“窗口”。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新聞媒體要積極主動地行使輿論監督職能,既能正確引導羣衆表達自己的意見,又能準確地把落腳點放在黨和政府的意志與人民呼聲的契合點上,幫助黨和政府改進工作。這樣就會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羣衆的聯繫,增強新聞媒體的權威性,這是新聞媒體重要的社會責任。(北方網記者/劉雁軍)

來源: 北方網  2003-03-15 19:35 編輯: 劉雁軍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