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天津 > 要聞 正文

天津國企代表齊爲國企改革加油鼓勁

  北方網北京專電:國有企業改革,歷來是兩會上的熱門話題。但這次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天津代表團兩位老總代表對記者談了一個共同的感受:今年社會輿論對國企改革的關注好象少了。他們認爲,一方面,國企改革基本實現了三年脫困的目標。十六大爲今後推進國企改革和發展反映明瞭方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此作了全面部署。如今,大政方針已定,少議論,多幹事,這是好事。另一方面,必須承認還是有不少人對國企未來心存疑問,信心不足。兩位企業家代表認爲,國企改革現在才真正進入核心攻堅階段。對已經和正在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不說,不認論,不等於不要去觸及。這兩位行業分屬冶金、製藥,都在企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國企代表,親歷了國企改革與發展的每一步進程,他們的闡述折射出我國國有企業迎接市場挑戰值得思考的問題。

  劉志嘉代表:再來一次脫胎換骨

  劉志嘉代表表示,國企要改革,要發展,就要大膽觸及深層矛盾,再來一次脫胎換骨。國有企業是國家命脈之所在,國企只能搞好不能搞壞,而且也能搞好,關鍵要發揮好兩個作用,一是國家政策的調控作用,二是企業自身的內部動力。劉志嘉說,要想來一次脫胎換骨,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第一是解決好動力源問題,用企業自籌資金投資產權分比例所有來改變股權結構,調動經營者、職工的積極性;第二是合理解決企業改制後的稅負問題,以保持企業後勁;第三是建議國家須加大宏觀調觀力度,防止盲目發展和無序競爭避免造成新的浪費;第四真正實現主輔剝離,使企業輕裝上陣。

  去年天鐵集團實現工業總產值33億元,同比增長18%;銷售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57%。鐵鋼產量均創歷史新高,已成爲鐵、鋼、材配套的全國大型鋼鐵企業集團,進入全國500強,提高了企業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天鐵的快速發展壯大,得益於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也得益於創新,這爲企業今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市委確定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天鐵提出今年年底銷售收入過百億元,2007年銷售收入在現有基礎上再翻一番的新目標。

  劉志嘉代表表示,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天鐵集團將認真貫徹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精神,按照“三步走”戰略藍圖,跳出太行,發展天鐵,力爭在高臺階上實現企業的再次飛躍發展。天鐵集團預計2003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2004年提前一年實現“十五”計劃,達到生產鐵、鋼各300萬噸,材200萬噸以上的綜合規模。此外,要積極進行產品深加工,向板材延伸,向高附加值產品進軍,使天鐵集團在母公司形成冶金粗加工基地,在天津市形成以板材爲主的精品加工基地,力爭再翻一番,到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過200億,爲天津經濟發展再立新功。

  師春生代表:以核心競爭力制勝

  有些人一提起國企,往往就跟機制不活,管理粗放,競爭力差聯繫起來。師春生代表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說,對企業不能以“出身”論英雄,企業能不能快速發展,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其經濟成分,而是在於其核心競爭力。天津金耀集團公司5年時間裏總資產突破20億元,長了10倍;兩年時間裏淨資產增加到7.3億元,是企業建立60年來的3倍多。去年企業利潤超過1億元,靠的就是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師春生代表說,除了技術和管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項極爲艱難的系統工程。用好國有企業的各項優勢條件,形成並不斷擴大優勢,國企一定能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在各種經濟成分的平等競爭中發展壯大。

  然而,當談到成績時,師春生代表並沒有流露出興奮之情。他說:“今年是實現市委“三步走”目標的第一年,如果不盡快增強國企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在入世後的國際競爭中淘汰出局。

  師春生代表說,技術創新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企業充分利用擁有國家技術中心的優勢,不斷進行產品工藝創新,高新技術產品越增越多。但是,要想迎接更大的市場挑戰,差距還很大。下一步我們首先要強化技術開發,儘快建立一支高水平、高質量的技術開發隊伍,使企業得到持續的人才支持。

  代表們的一席話正是中國企業家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探索國有企業改革的征程中艱辛跋涉的印證。他們是振興國有企業的精英和脊樑。他們一次又一次從困境中奮起,一次又一次創造着奇蹟,展示了共產黨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實踐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北方網記者/劉雁軍)

來源: 北方網  2003-03-17 03:13 編輯: 劉雁軍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