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方網專稿(記者於浩 趙穎妍 田玉玨 霍艷華 吳宏):5月12日,這一天天人共泣;5月12日,這一天舉國同悲。四川汶川遭受的大地震,連日來牽動著每一個海河兒女的心。
根據國務院決定,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全國人民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哀悼。
5月19日14點28分,畫面定格,情感凝固。
|
| 5月19日14時28分,天津市領導和來自天津各行各業的代表,在津的武警和解放軍的代表,在天津禮堂廣場為在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3分鍾。 |
這一刻,汽車、火車、艦船的笛聲,防空警報等同時鳴響,全國共悲。天津禮堂大劇場前廣場上國旗低垂,莊嚴肅穆,大劇場正門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天津市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天津警備區、武警天津市總隊主要負責同志,部分老同志和近1600多名來自全市各界的乾部職工群眾和學生代表、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公安乾警代表身著制服或工服,排列成整齊的隊伍,在廣場上莊嚴肅立。
|
| 5月19日14時28分,來自天津各行各業的代表,在天津禮堂廣場,為在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3分鍾。 |
在場的所有人,身著素色衣衫、制服,佩帶白花,低頭閉目,默默地為地震遇難者哀悼。默哀結束後,來自人民醫院的一位護士說:『前方救援人員捨身忘我地搶救傷員,讓我們這些後方的醫護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我們已經作好准備,時刻聽從祖國的召喚!』
這一刻,在市僑辦舉行的『四海同心,眾志成城』座談會上,專程趕來的華僑華人淚水漣漣,集體向地震災區罹難的群眾默哀。之後,已經向災區捐款的他們再次慷慨解囊。
|
| 在津華僑華人向災區捐款 |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面對災區罹難人數的急劇增加,天津市政協港澳委員朱立人心急如焚,不僅時刻關注災區的情況,而且第一時間地為災區捐款。
朱立人說,災區群眾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們海外華僑同樣是災區群眾的堅強後盾。
『震災撼巴蜀,凝眉悉危情。同胞沒瓦礫,懮思難安寢。黨政民同心,八方志成城。醒獅吼天宇,共鑄中華魂。』天津市僑商會副會長董軍的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災區群眾的深情。
|
| 5月19日14時28分,公交車內的乘客和駕駛員同時起立,在公交車箱內默哀 |
這一刻,防空警報在津城上空鳴響,所有的汽車駕駛員都自覺地將車停靠在路邊鳴笛;公交車內的乘客和駕駛員同時起立,在車箱內默哀;路上的行人停住了腳步,低頭默哀……共同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者。
|
| 5月19日14時28分,94歲的王基振老人來到抗震紀念碑前哀悼汶川地震中的遇難者 |
94歲高齡的王基振老人腿腳不便,但他仍堅持坐輪椅到抗震紀念碑廣場悼念災區群眾。老人說:『雖然我年歲大了,但仍然惦記著災區的群眾,我相信他們會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
| 5月19日14時28分,出租車司機停靠路邊鳴笛,表示對在汶川地震中的遇難者的哀悼 |
與此同時,抗震紀念碑廣場周圍整齊地停著很多出租車,『的姐』趙志桂說出了出租車司機的心聲:『地震災害牽動著每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心,我們不能去災區救援,但我們心系災區,所以我們自發集中起來,鳴笛表示對遇難者的哀悼。』
全國哀悼日,天津的各娛樂場所全部停業,就連繁華商業區裡的商店門前的音箱也是寂靜無聲。
記者在天津萬達影城看到,這裡的燈光悉數熄滅,沒有了熙熙攘攘的觀眾,嚴肅的氣氛遍布於此。
|
| 影城的停業通知 |
影城經理說:『這3天裡,周二、周三是影城的「半價日」,也是影城觀眾人數最集中的日子。但我們堅決執行決定。因為地震災區群眾正承受著痛苦,而他們的痛苦也是我們的,我們和他們心連心!』
這一刻,天津市和平區體育館街文化裡社區——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社區裡,傳出的是不同尋常的肅穆氣氛。
|
| 天津市和平區社區居民為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3分鍾 |
在這裡,數十名居民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一起,有的甚至是拖著病體,來到國旗下,一同為在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群眾默哀。在他們身後懸掛的橫幅上,蒼勁有力的筆觸寫下的是天津人的赤誠心聲:『用最莊嚴的舉哀凝聚民族的力量!』
|
| 5月19日14時28分,市民自發在抗震紀念碑前為在汶川地震中的遇難者默哀 |
社區居民李金華老人已經87歲高齡了,腿腳不方便的她平日裡一直坐著輪椅,由護工照看著。然而在19日的14點28分,李金華老人毅然從輪椅上站起來,拒絕他人的攙扶,一臉莊嚴,沈痛默哀。
她的年齡是最大的,頭低得是最低的,心,是深深惦念災區人民的。老人眉頭緊皺,熱淚盈眶地說:『我一個老人,腿還不方便,唯一能做的就是捐款捐物,在舉國哀悼的日子,我真誠地悼念死去的同胞,為災區群眾祈福!』
這一刻,正走在校園內的師生停住了腳步,學子們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放下書本,默默哀悼。
來自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的天津大學建工學院學生朱歡和正在上課的同學們一起站了起來,為家鄉的人們默哀,為自己的親人祈福。提起親人,他的眼睛濕潤了。他說:『爸爸媽媽,我在學校很好,學校的老師同學都很關心我。你們要保重身體。我不能回家,但我會在學校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回家後重建我們更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