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明金維)國際市場油價在本月7日和8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下跌之後,10日再次強勁反彈,重返每桶140美元以上。隨著近來油價日趨『瘋狂』,各方就高油價成因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激烈辯論,而爭論的焦點在於導致油價『瘋狂』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供求關系緊張還是市場投機炒作。
油價一路高歌猛進,屢創新高,有人提出,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是導致油價飆昇的主要因素。美國等發達國家甚至認為,新興市場經濟體需求快速增長是導致油價走高的主要原因。事實果真如此嗎?
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本月10日公布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說,預計2008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將為8690萬桶。報告同時估計,今年6月份,全球原油日均供應量為8650萬桶,其中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日均原油供應量為3240萬桶,比前一個月增加35萬桶。如果考慮到全球原油日均供應量每月均有幾十萬桶到100多萬桶的上下波動幅度,而且統計數據存在一定誤差,實際上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供求基本保持平衡,並未出現歷史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導致石油危機時那樣的原油供求巨大缺口。
與此同時,該機構此前還曾估計,今年5月份,歐佩克尚有日產267萬桶原油的剩餘生產能力。即使去掉伊拉克、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歐佩克仍有日產195萬桶原油的剩餘生產能力。
面對油價持續飆昇,歐佩克一直強調,目前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充足,油價走勢已與供求關系脫節,主要是受市場投機炒作、美元貶值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推動。歐佩克秘書長巴德裡在該組織本月10日發表的《2008年石油展望》報告中強調,目前國際市場原油供求基本面是健康的,全球原油供應充足,而且主要消費國原油庫存水平適度。
隨著油價屢創新高,市場投機炒作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那麼,投機者是如何推高油價的呢?
目前,關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投機炒作問題的討論很多,至少有3組經過媒體報道的數據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首先,據美聯社報道,2000年,『投機交易者』在紐約商品交易所所持原油期貨交易合約佔該市場原油期貨交易合約總量的比例僅為37%,但今年這一比例已大幅攀昇至71%;而同期,『商業交易者』所持合約所佔比例則大幅下降。其次,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報道,目前進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資金約有2600億美元,是2003年的20倍。另外,美聯社還報道,過去5年,紐約股市標准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漲幅約為9%,而同期一項跟蹤原油期貨等大宗商品價格的指數漲幅則達到19%。
以上3組數字至少說明3個問題,第一,目前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已變成投機者;第二,近年來流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資金規模龐大,而且增長速度驚人;第三,流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資金獲得了比投資股市更高的回報。
有人提出,強調市場投機炒作在推高油價中的作用,似乎有『陰謀論』之嫌疑。實際上,投機資金大量湧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只不過反映了最基本的經濟規律而已,其本質是大量流動性資金為尋找更高投資回報而『轉戰』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大幅降息,傳統美元資產的收益下降,而美國次貸危機更直接導致股票、債券市場投資風險增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對衝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風險,同時也為了追求更高投資回報,大量資金湧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並逐步成為左右日常油價走勢的最主要因素。
盡管油價在投機資金推動下不斷攀昇,但一些分析人士已開始看空未來油價走勢。美聯社本月10日在談及未來油價走勢時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隨著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加上高油價將抑制原油消費,油價繼續『瘋漲』將沒有道理。但也有人擔心,如果投機資金繼續『興風作浪』,油價有可能進一步走高,而屆時全球消費者和世界經濟都將為『瘋狂』油價付出更為沈重的代價。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