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13日是北京申奧成功七周年紀念日,一幅長度超過萬米的『奧運龍』巨幅畫卷在北京居庸關長城『騰飛』。
昨天是中國申奧成功七周年。
七年酸甜苦辣,七年艱難歷程;北京的誠意有目共睹,中國的承諾字字千金。當年北京申奧的承諾,時至今日,除個別條款外,所有的『承諾』已兌現或基本兌現。
國際社會最為關注、中國百姓甚為關心、與賽事和運動員密不可分的幾項指標都已達標。
北京的空氣質量盡管還不能讓人滿意,但七年來北京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面投入的心血卻最大,也取得了成效。1998年,北京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00天;到2007年,這個數字已到了246天。
市場開發奧運史上最好
27歲的申樂迪家住北京石景山區,去英國留學於今年1月回國。到北京後他對北京空氣質量的變化感到驚訝:『我家在首鋼附近,過去一到冬天,滿大街都是口罩,大家只能這樣阻擋空氣中的污染物。這次回來完全不同了,經常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口罩看不見了。』
北京奧運會市場開發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國際奧委會評價說這是歷屆最好的一次。市場開發所獲得的收益,完全滿足了奧運會的整個運營費用。
今年7月8日,國際奧委會北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代表團對北京進行了一周的考察後,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說:『在北京,你可以真正感受到興奮與期待。這座城市的准備工作令人驚奇地已經全部完成。主辦方實現了他們的承諾,國際奧委會對此深信不疑。』
北京,交出了一份碩果累累的答卷。
奧運場館為文物建築讓路
奧運會不僅是體育運動的盛會,也是東道主的文化博覽會。
盡管現代化大廈鱗次櫛比,但四合院依舊被稱為北京在國際上的『名片』。如今北京展示給世人的,是比申辦前更完整的古都風貌。從2002年開始,北京市文物局在舊城區內對四合院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對132個危改片中上千組四合院逐院排查,根據專家意見制定了保護院落評審標准,從中確定了保護院落名單。如今,北京市分三批進行掛牌保護的四合院已達658處。對於奧運場館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感到非常自豪——奧運場館建設沒讓一處地面文物建築受到破壞,一些場館還專門為保護地面文物而進行了避讓。
七年前,在國際奧委會對北京的評估報告中,有一句獨特而從未用過的評語:北京舉辦奧運會,將給中國和世界體育運動留下獨一無二的遺產。今天,北京和中國用七年的誠意、執著和努力兌現承諾,向全世界呈現了這份『獨一無二』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