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力發展區域經濟 全面提昇中心城區
張國棟
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了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中心城區全面提昇、各區縣加快發展,簡稱『三個層面聯動協調發展戰略』,結合當前『解放思想、乾事創業、科學發展』大討論,本文僅就區域經濟與中心城區全面提昇談一己之見。
1 以經濟全球化的視角看中心城區
從經濟全球化意義上講,區域布局與規劃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如昔日的小漁港變成了聞名全球的深圳特區,生機勃勃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取代了往日的鹽鹼灘,由此可以看出,區域經濟的發展與中心城區的形成和全面提昇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區域經濟已成為全球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區域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與其配套並為其提供社會載體的中心城區同步提昇,換言之,中心城區的全面提昇也同步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當前,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戰略規劃,研究中心城區全面提昇,應從中央對天津城市定位的大局去把握,從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去年底視察天津工作時提出的兩個『走在全國前列』、一個『排頭兵』的要求出發,從中心城區的特點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實際去思考和謀劃。這樣纔能發揮中心城區的優勢,衝破現存區域的界限,站在天津中心城區整體發展的高度和角度,站在推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環渤海大經濟帶乃至更大、更寬廣的領域去思考、去謀劃區域戰略地位、功能作用、產業鏈接、發展特點和工作的著力點,以寬廣的視野、超前的思維、科學的定位、中心城區的整體提昇和全球化的意識來充分發揮『關鍵棋子』或『重要棋子』的作用,以此贏得率先發展和未來競爭的主動。
中心城區的特點決定了其發展戰略,應以資源利用和發揮比較優勢及追求高附加值為出發點,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以發展區域特色集群經濟為依托,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提昇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中心城區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一個區域、一個社會、一個市場、一面鏡子,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看,關系天津的整體,關乎環渤海經濟帶,也是構成世界經濟的一個要素。
2 中心城區全面提昇需廣納人纔與發展集群經濟
中心城區的全面提昇需要廣泛吸納各類人纔和相互配套的集群經濟的有力支橕。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上昇為一個產業鏈與另一個產業鏈、一群企業與另一群企業之間的競爭。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培育產業鏈,提昇競爭力,進而形成集群整體對外的競爭力。這種新的競爭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業所無法擁有的。發展集群經濟需要各類人纔,應堅持所有的人纔都為我所用,各區域的、各省市的、各地區和各國家的,以及各領域、各行業、各專業,各民族、各信仰、各階層的,統統吸納,各揚其長,各展其纔,盡其所能。中心城區高校集中、科研集中,人纔濟濟,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世界相比,人纔需求仍嚴重不足。全面提昇中心城區,應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敢試先試,將人纔的開發、培養、應用、交流、提昇、換代等形成一種與全面提昇中心城區相關聯的新的產業,精心打造其中的各個鏈接,以人纔聚集提昇中心城區的檔次與品位,以人纔產業支橕區域產業集群,以區域產業集群提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繁榮與領先,最終形成區域競爭的特色、特點和特長,實現你無我有,唯我所有,緊密鏈接,產業配套,集群共贏,上、中、下游各領風騷。區域經濟內發展集群產業鏈,可促使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人口流等匯集,通過吸引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入駐,使其生產、經營、商貿、物流向周邊乃至全球輻射發展,形成資金大循環、信息大交匯、物資大流通、區域大提昇。這種意義上的區域和中心城區實際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意義的中心城區,其依據有三點:
1產業集群形成區域競爭力。產業集群是通過本區域特有的、不可移動的生產要素吸引國內外流動的生產要素落戶本區域所形成的資源的有效配置。目前,基於產業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經濟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板塊和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集群經濟具有空間上的集聚和企業之間及產業之間關聯的特征,集群中的企業之間具有共生效應。在產業集群內,來自各地的供應商、客戶、競爭者走到一起,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同分享技能、信息、資源,共擔成本,由此形成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機制和連動效應。
2產業集群促使產業結構優化和區域功能提昇。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有兩種模式:一是沿著產業層次提昇,即從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昇級模式;二是沿著全球分工體系中的價值鏈提昇。產業集群在發展過程中通過與全球產業鏈或全球市場的大背景相結合,能夠快速融入更大的區域乃至全球產業價值鏈體系,朝著全球價值鏈的?附加值攀昇,促使區域產業結構優化昇級不斷推進。中心城區如能大量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可使區域內各產業鏈借助優勢品牌很快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體系,區域產業結構優化昇級便得以快速推進,也促使區域的服務功能和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近年來,天津與眾多國內外著名公司合作,聯手打造或做大了一系列連鎖、專賣等知名品牌,發展相關配套企業,產業聚集效應突顯。
3科技相對集中優勢有利於構建區域創新力。產業集群強化了競爭,也為創新創造了條件,創造了需求,同時也使中心城區科技資源相對集中的優勢突顯,形成區域創新體系。由於區域創新體系與產業集群和中心城區存在著地域、結構、功能和目標等多項關聯,因此,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依托區域創新體系不斷開拓區域經濟的新的增長點,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增長和中心城區的提昇。首先,區域創新體系可以優化、整合區域內的創新資源,提高區域的創新能力,形成區域的創新合力。其次,區域創新體系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自身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還有利於逐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使區域內的新產品和含量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不斷增加。此外,區域創新體系還可以為區域內大量中小企業提供新技術及各種技術服務,進行新技術的傳播與擴散,進而形成更大規模的經濟增長效應,客觀上形成中心城區提昇的強有力支橕。
3 中心城區全面提昇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集群經濟發展需要現代服務業的融入與配套,實際上,現代服務業本身也是集群經濟的一種業態。中心城區由於歷史形成的行政劃分,資源和發展空間受到局限,要想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工業,逐步形成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現代服務業是依托電子信息和其他新興高技術,以現代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發展起來的服務業,高科技知識與技術密集是其突出的特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制度創新是關鍵,使之達到功能由自我完善型向區域發展型和服務型轉變、發展模式由內生型為主向全方位開放型轉變的目的,就需要打破區域和行業壟斷,放寬市場准入限制,推進服務業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發展,以此對周邊區域形成較強輻射效能。同時,要增強國際貿易、現代物流、休閑旅游、區域金融四大服務功能,完善商貿流通、社區服務、信息服務、中介服務、文化服務、房地產業六大現代服務業體系。在體制上,要通過深化改革,構建經營形式多樣、投資主體多元、企業組織現代的服務業企業新格局,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管理和經營體制。鼓勵和支持企業通過兼並收購、資產重組等方式,組建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服務業企業集團,擴大服務業企業的規模,形成一批擁有著名品牌的大型服務業企業,促進服務業的集團化、網絡化、規模化發展。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振興北方商埠為目標,以打造聚集區為重點,緊緊圍繞國務院對天津的城市定位,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的服務和輻射功能,以國際化提昇服務業能級,以市場化做大服務業規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務業水平,以法治化創造服務業發展環境,實現現代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如,南開區在推進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建設中發揮自身優勢,天津科貿街、新南馬路五金城、賽德廣場、榮華時代廣場、長江汽貿街等一批重點項目規模壯觀,專業特色和市場譽度叫響全市及周邊省、市。河西區著力發展友誼路現代金融服務區,該區根據金融服務區功能和業態需求,重點發展銀行、證券、基金、信托、保險以及與之配套的商務服務、中高端休閑娛樂、購物、餐飲、酒店業,積極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在友誼路設立地區總部,逐步將友誼路建設成資金、信息、會展、商旅、人流等融通交匯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大連銀行、浙商銀行、盛京銀行、東亞銀行、上海銀行、中銀保險、都邦保險等眾多地區總部型金融機構已在此落戶,目前已有43家地區總部型金融機構在該區匯集,其中總部型內資銀行22家,佔全市的85%。和平區以『一六八』戰略發展本區現代服務業,通過建設南京路商務商貿帶、完善六個服務業集聚區(小白樓中央金融商務商貿區、濱江道—和平廣場中心商業區、南市新興商業區、五大道風貌區、都市型宜居區、文化衛生區)、發展服務業八個支柱產業(商貿餐飲、金融、旅游、房地產、商務服務、科技與信息服務、文化娛樂、居民服務),推進服務業結構戰略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出了一條挖掘內涵與投資拉動相結合的經濟發展新路。河東區、河北區、紅橋區也結合各自的區域特點,以項目帶發展,以引進與聯手為渠道,以創新求突破,以規模創效益,使傳統服務業在現代服務業發展強勢帶動下加快了改造昇級步伐。通過各區『八仙過海』,挖掘內潛,中心城區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優勢已經突顯。
當前,要積極把握好中央對天津的城市定位,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天津的城市定位研究中心城區的定位,圍繞實現兩個『走在全國前列』和一個『排頭兵』的目標制定發展戰略和實施步驟;把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和中心城區的全面提昇有機結合;借助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難得機遇實施帶動,發揮自身優勢支持新區開發,通過資源的流動、人纔的流動、技術的流動、信息的流動、產銷的流動、資金的流動、市場的轉換等,將區域價值挖掘、利用、放大、創造到極致。同時,還要善於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新城區和老城區關系,以老為依托,以新帶老,以新促老、使老變新;二是點和面的關系,區域是點,全市是面,點不是孤立的,是全市的點,是亮點(特色)、制高點(領先)、聚焦點(集群)、圓心點(輻射),真正發揮點的引領、導向、輻射、吸引作用;三是內和外的關系,形成區域間的互動、聯動、牽動、扯動、運動,動則活,動則變,動則利,一切盡在運動中;四是區域周邊的關系,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形成緊密產業鏈接,上、中、下游並存、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共贏、互利,共創中心城區全面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