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方網消息(通訊員馬春霖):每天清晨,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街的社區志願者們都會在同一個時間來到衛津路、氣象臺路、新興路等主要乾道,支起小桌子,擺好《天津市公交線路指南》和便簽紙,開始一天的工作。
和這些志願者在一起的還有社區學生,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來天津觀看奧運會比賽的外國游人和來往行人免費指路。他們當中最年長的已經83歲,最小的只有6歲,可他們頭頂烈日,把這項『指路事業』做得有滋有味。
義務指路是新興街志願者們提出來的。一直住在衛津路附近的王大爺有溜早的習慣,他看到去水滴球場看奧運會比賽的外國或外地客人,因為不了解這一地區的交通狀況而走錯路、坐錯車。『水滴球場是天津市協辦奧運會的主要場館,剛建起來時間不長,外國游客肯定不知道怎麼走,咱們為什麼不上街幫助他們指路呢?既能給大家提供方便,還能充實咱們老年志願者的晚年生活。』王大爺的提議得到了新興街志願者們的響應。轉天,這個志願者崗亭就正式開張了。
志願者們每天早晨9點之前就上崗,晚上天黑了纔會『下班』回家。每天至少要接待300餘人。他們常常忙得顧不上回家吃中午飯,家裡人只好把飯送來。據不完全統計,近3天他們已經為1000多人次提供了指路服務。
志願者崗亭的日常工作就是為外地客人提供正確的公交車乘坐或行車方案。為了適應工作需要,老人們根據天津市城市建設開發情況,搜集了最新的公交和道路資料,為行人提供更准確的信息。遇人問路,老人們最短只用幾秒鍾就能找出乘車路線,還會為有需要的行人介紹住宿、餐飲和購物的好去處。
當然,志願者崗亭經常會『超范圍經營』,只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方便。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游人瑞塔來到志願者崗亭,提出想去水滴看球,可是不知道怎麼走,志願者李文亮主動開著自己的私家車把她送到了水滴球場。下車後,這位加拿大游人拿出50元錢作為報酬,卻被李文亮婉言謝絕了。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義務幫助運送攜帶大量行李的外地客人和老人、兒童,已經成為習慣。
志願者們告訴記者,自從新的《市民文明公約》和《市民行為守則》頒布以來,作為禮儀之邦我們將自覺踐行《公約》和《守則》,為更多人服務,以展示和平區市民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