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同志們、朋友們!
爲了實現舉辦奧運會這個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中國人民追求和奮鬥了整整一百年,付出了幾代人鍥而不捨的頑強努力。
1908年,中國人就發出了中國要參加奧運會、舉辦奧運會的第一聲呼喚。1932年,我國只有一名運動員參加了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開啓了中國參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艱難征程。新中國成立前,我國運動員費盡周折參加了3屆奧運會,雖然竭盡全力,但從未獲得一塊獎牌。這也是舊中國苦難深重、積貧積弱在體育事業上的反映。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體育事業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代。黨和政府對我國參與國際奧林匹克運動高度重視。1952年,我國派出40人的代表團參加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奧運會,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運賽場上高高飄揚,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存在。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同國際奧委會的關係被遺憾地中斷了。1978年,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新政策,我國體育事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1979年,我國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1984年,在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一舉實現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掀開了中國參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歷史的嶄新一頁。
開放的中國期盼奧運。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明確表示,中國不但要參加奧運會,而且可以承擔舉辦奧運會的義務。1991年,黨和國家作出決策,支持北京市申辦2000年第二十七屆奧運會。儘管當時未能獲得舉辦權,但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表達了舉辦奧運會的熱切期望。
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再次作出決策,支持北京市申辦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13億中國人民又一次向國際社會表達了舉辦奧運會的熱切期望。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作出決定,將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舉辦權授予中國北京。在那個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全體中華兒女迸發出共同的心聲: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就要實現了。
國運興、體育興。隨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我國大踏步邁入世界體育大國行列。13億中國人民用真誠感動了世界。當北京奧運會火炬在國家體育場上空熊熊燃起的時候,我們可以告慰無數爲中華體育發展吶喊奮鬥過的志士仁人,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終於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