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年前的『5·12』,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26個鄉鎮普遍受災,電力、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嚴重損毀,房屋大面積受損,成為陝西省受災最重的災區之一。
如今,災後一年的寧強,春風又綠漢江源,災後重建的壯美畫卷正在古羌州大地上展開……
援建項目體現天津『速度』
2008年6月16日,《天津市對口支援陝西省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框架協議》正式簽訂,涉及醫院、學校、廉租房、農民建房、災民集中安置點、磚廠、古鎮恢復重建、工業園等9大類174個援建項目拉開了序幕。7月,帶著天津人民的重托,天津援建寧強工作組進駐寧強,竭盡全力推動援建項目的實施。
在津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援建成果捷報頻傳:
2008年10月28日,寧強縣漢源鎮亢家洞村五裡坡集中安置點的37戶138人全部喜遷新居,這是寧強最早建成的一個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
2008年11月29日,天津對口援建的重點項目之一寧強廣坪鎮頁岩磚廠、漢源頁岩磚廠正式竣工點火生產。
2009年元月16日,天津援建資金315萬元的寧強縣第一個鄉鎮衛生院代家壩鎮衛生院竣工投入使用。
4月23日,天津援建436萬元的寧強縣第一所鄉鎮學校,寧三中教學樓主體完工。
4月25日,集中安置廟子嶺村166戶,總建築面積13945平方米的寧強縣東麗村災民集中安置點主體全部完工。
4月30日,寧強縣天津醫院主體全部封頂。
5月6日,天津援建1200萬元的陝西首個災後重建城廉租房建成,寧強48個貧困無房戶家庭拿到了喜遷新居的鑰匙。
5月8日,陝西省最大的寧強縣燕子砭鎮東麗村災民安置點建成,東麗村166戶災民陸續喜遷新居。
5月9日,天津中學16幢樓全部封頂。
截至目前,援建項目成效顯著,青木川古鎮恢復重建進展順利;以天津中學為重點的26所鄉鎮援建學校將在秋季開學投入使用;以寧強縣天津醫院為代表的9個醫院、衛生院的援建項目將於10月份建成並投入使用。
搭建平臺增強『造血』功能
按照『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原則,天津援建工作組,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為寧強與天津實現經濟合作搭建平臺,不斷增強寧強自身『造血』功能。目前,天津與寧強已簽訂意向性經濟合作項目7個,投資金額11億多元。總投資8.5億元的寶迪食品工業園暨種豬養殖產業一體化項目在寧強縣循環產業園區正式奠基開工。天津麗興鋼鐵貿易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漢源鎮建立鋼材批發、零售市場和塑鋼門窗廠建成投產;天津市宏茂建材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的塑鋼門窗廠已建成投產;天士力集團西洋百合產業深加工項目,種植面積4154畝的西洋百合已到了收獲季節。
愛心奉獻鼎力支援渡難關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自援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社會各界從資金、物資、技術等方面鼎力援助。市教委、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新聞出版局、天津市人民廣播電臺、市慈善協會等多家單位和企業積極捐資捐物支援災區。載著濃濃愛意和溫暖的天津到寧強的貨運專列來了!總價值達1300萬元的12萬床棉被,4000餘件棉衣送給了山區老百姓;121.5萬元的中小學生過冬專用款,全縣所有教室活動板房內裝上了空調,部分貧困學生領到過冬補助。200名殘疾人坐上天津企業捐助的輪椅感受到了關懷。天津,不僅給寧強災區帶來物質上的幫助,還送來精神食糧:情系災區·海河情藝術團慰問演出,極大地振奮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廣播107.7頻道,聽到來自天津廣播電臺的聲音,寧強出租車司機不再孤單;農家書屋成為農民學習農業生產技能好幫手,提高文化生活品位、老少皆宜的文化休閑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