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交管執法的焦點是,希望通過依法查處使違法犯罪者越來越少,還是采取人為誘導使違法罰款越來越多?
前一陣子,人們對隱蔽式交管執法已有微詞。隱蔽執法的交管人員,潛伏在陰暗角落裡窺視,發現駕駛員違反交通規則,突然現身執法,他們的目的,是采取非常規手段,抓取駕車違紀違法者,再毫不留情地上限狠罰。社會上有罰沒款獎勵提成之說,他們出於集團私利,期望並故意放縱,違法——重罰——再違法——再重罰,往復循環,無窮無盡。
9月18日《重慶晚報》披露,上海閔行區一位年收入近20萬元的白領,駕駛私家車在路口等紅燈時,遇見一白衣男子自稱胃病要求搭便車去醫院,『病者』上車後,主動要求給錢,扣被交管人員攔下認定為非法經營,罰款萬元。原來,這名稱病白衣男子是交管人員假扮。
普通常人大都有喜好金錢、美色的潛意識,但人到老年對美色追求會慢慢淡化,巨富白領對區區小錢不以為然。就象閔行區這位白領,年收入20萬元,客觀地說對10元打車費恐怕絕不會看上眼。
如果是,行駛中的非經營車輛停車攬客,或者搭便車者上車後車主主動談價,都說明他們有非法經營的主觀故意。交警便衣乘車托兒,稱病搭便車本身就不正大光明,主動提出要給車費,私家車主是在拒絕搭車情況下因同情病者被動接受車費,說明他沒有非法經營的故意和潛意識。造成虛幻的非法經營,是由『釣魚式』交管執法誘導的結果,責任完全在交管執法人員一方。
『釣魚式』交管執法目的,不是為了教育駕駛員依法遵守經營規則,而是為了萬元罰款。因此,釣翁之意不在魚,而在於駕駛員口袋中的人民幣。並且,用不光彩的巨額罰沒為自己創政績,為團體撈好處。象這樣的『釣魚式』交管執法,應該從形式到內容上加以全盤否定,並對無辜受害者作出公開道歉和給予必要的經濟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