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白求恩
白求恩,1890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一個牧師家庭。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他的胸外科醫術在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醫學界享有盛譽。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產黨。
1936年西班牙戰爭爆發後,他率醫療隊奔赴馬德裡前線,搶救反法西斯戰士。1937年,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正在加拿大和美國為西班牙戰爭募捐的白求恩在講演中表示,真正的戰斗是在中國,那裡的斗爭決定著我們這個世界的命運,我要和他們一起戰斗。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帶著大量醫療器材,奔赴中國,支援中國人民的正義斗爭。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接見了他。在八路軍的護送下,經湖北、河南,穿越山西抗日前線,歷經艱難險阻,白求恩一行於3月底到達延安。毛澤東在延安會見了他,熱情贊揚他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隨後,他即奔赴抗日前線,於6月17日帶領醫療隊來到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聘他為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在此後近兩年時間裡,他以滿腔的熱忱,高度的責任心,忘我的犧牲精神和精湛的醫術,冒著敵人的炮火,救護八路軍傷病員。
白求恩帶領的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為減少傷員的痛苦和殘疾,他把手術臺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1938年11月八路軍359旅在廣靈公路伏擊日軍,他將急救站設在離前線不到10裡的地方。在40個小時裡,他連續做了71個手術。1939年2月,他率醫療隊配合八路軍120師挺進冀中。在冀中4個月裡,他行程1500裡,作手術315次。在著名的齊會戰斗中,他的手術臺設在離火線7裡的一所廟裡。敵人的炮彈炸塌了圍牆,他仍堅持工作,為115名傷員作了手術,持續時間達69小時。這時,他年近50歲,還兩次為傷病員輸血,每次300毫昇。他總是說:『你們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
為改進抗日根據地醫療衛生工作,他提出開辦衛生材料廠,解決藥品不足問題。他創辦醫護訓練班,培訓了大批醫務乾部,為冀中部隊建立了13個手術室和包紮所。1939年6月,返回冀西後,他創辦衛生學校,親自制定課程,編寫近20種教材。他就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在給加拿大友人的信中說:『我的確非常疲倦,但長期以來未像現在這樣愉快』,『因為人們需要我』。
1939年10月,日軍對我敵後抗日根據地發動冬季大『掃蕩』。他毅然推遲了回國為中國抗戰募捐籌款的行期,全身心投入反『掃蕩』中。1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淶源縣摩天嶺前線戰斗中搶救傷員,左手中指不慎被手術刀意外割破。他不顧傷痛和高燒,堅持戰地救護工作。後因感染中毒,轉為敗血癥,於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終年49歲。
12月1日,延安各界為他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獻了挽詞:『學習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學習他的犧牲精神、責任心與工作熱忱。』12月13日,八路軍軍醫院改名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12月21日,毛澤東為八路軍政治部、衛生部將在1940年出版的《諾爾曼·白求恩紀念冊》寫了《學習白求恩》一文,寫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篇文章後來收入《毛澤東選集》時,題名為《紀念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