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9日,由天津大學主辦的“2009年工程教育改革研討會”在津舉行。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天津大學作爲教育部和中國工程院共同實施的工程教育改革實踐項目的首批十所高校之一,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再出重拳,以實體化的“卓越工程師培養實驗中心”爲建設目標,正式成立天津大學“求是學部”。該學部將以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驗田”的形式,負責組織天津大學工程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實施,教學改革及試驗的組織落實,改革經驗的總結推廣等工作,爲全面推進工程教育改革進行試驗探索。
![]() |
![]() |
據瞭解,作爲天津大學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求是學部”將從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革。學部中的學生將按照技術科學型和工程專業型等不同模式進行培養。初期擬按照兩種培養模式開展教改試驗,總量上約佔當年錄取本科生的10%。今年已從2009級新生中選拔180名學生進行技術科學型模式培養。該培養模式強調基礎紮實、視野寬廣、學科交叉,注重研究能力。從2010年開始,該校將從部分工科學院中選定部分專業開展工程專業型培養模式的整班試點,規模控制在180人左右。該培養模式強調專業基礎牢,尤其注重設計和動手能力。
據天津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爲工程教育改革綜合實驗區,“求是學部”在學生培養中將採取導師制、學長制的管理機制,優化課程體系,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考覈評價體系。通過課程重心前移,強化綜合設計訓練,增加工程相關課程,開展研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以問題爲導向的PBL式教學,以構思、設計、實現、運作模式爲主的CDIO式教學及團隊模式教學,加大平時成績比例。從考覈“學習成績”向評價“學習成效”轉變,引導學生從注重“考試結果”向注重“學習過程”轉變,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據瞭解,天津大學已於2008年設立了旨在適應建築工程領域專業大類發展需求的“茅以升班”作爲工程教育改革教改項目的試點班,取得了明顯成效。“求是學部”的設立將統籌包括“茅以升班”在內的已有試驗模式並積極推進新的試驗。學部成立後,將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到兄弟院校調研,制定學院建設具體方案,組聘學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研討教學改革方案,針對兩種培養模式組織各相關專業分別制定綜合培養方案。
天津大學校長龔克表示,工程教育改革從根本上講就是要破解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一代工程師的問題,這不僅關係到中國能否實現新型工業化和建成創新型國家,而且關係到人類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天津大學成立“求是學部”這一“卓越工程師培養實驗中心”的目的,就是要秉承“實事求是”的校訓,在學校多年工程教育改革和實踐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地推進多方位、多層次、多方式的改革實踐,面對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新形勢,結合中國發展的實際,探索出一條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工程創新人才的培養之路,爲國家培養一批未來工程領域領軍人物和一大批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師。(通訊員孟兆熙)
相關鏈接:
工程教育改革實踐項目是由教育部和中國工程院共同實施的。
工程教育改革要建立具有大工程觀、大系統觀、大集成觀的工程教育體系。工程教育將進一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推進產學研合作教育,研製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預測系統。高校將根據人才供需情況調整專業結構、優化專業佈局、培養急需人才。
首批實施工程教育改革實踐項目包含10所試點院校,分別是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