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央氣象臺2009年11月16日18時發布暴雪預報:
受冷暖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安徽南部、江蘇中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安徽東南部、江蘇西南部以及江西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雪,降水量一般有10毫米左右,局地可達15毫米。另外貴州中部、湖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凍雨。
11月以來,我國出現長時間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給生產運輸和群眾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造成近期大范圍雨雪天氣的原因是什麼?未來天氣趨勢如何?記者16日就此專訪了中國氣象局有關專家。
強度:河北山西河南暴雪事件達60年一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主任張培群介紹說,11月以來我國部分地區接連遭遇2次罕見暴雪天氣過程。10月底至11月初,強冷空氣主要影響我國北方至長江中下游地區,中旬以來陸續在西北、華北、東北施虐,隨後侵襲黃淮,目前正向南方施威。
中央氣象臺16日發布暴雪橙色警報:受冷暖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6日白天到夜間,川西高原北部、湖北東部、湖南東北部、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蘇中南部偏西地區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安徽中南部、江蘇中部偏西的部分地區以及湖北東南部和江西北部的局部地區有暴雪。
這場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使得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歷史同期罕見暴雪。其中,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降雪量和積雪深度更是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9日至12日,華北地區及西北地區東部自北向南先後出現明顯降雪過程。截至12日14時,過程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河北石家莊市,達到94毫米;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和河南北部積雪深度普遍達到20至30厘米,河北石家莊至山西陽泉一帶積雪深度達到40至55厘米。經綜合評估,此次河北、山西、河南的暴雪事件達60年一遇,局部達百年一遇。
成因:中高緯環流調整,冷空氣活躍
對於近期大范圍雨雪天氣的成因,張培群分析說,從大氣環流角度來看,主要是中高緯環流的調整,今年9、10月份,冷空氣活躍在西半球,10月底至11月初,冷空氣轉向東半球,我國北方和中東部地區遭到強降溫的侵襲。
同時,厄爾尼諾事件的發展對北半球中高緯地區遭遇寒流和暴風雪襲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受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加熱的影響,前期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強,我國大部氣溫也較歷史同期偏高,冷空氣的來襲,使得降溫幅度大,氣溫變化劇烈。並在劇烈的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的共同作用下,出現明顯的雨雪天氣。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從短期氣象的角度,主要還是從西伯利亞,蒙古地區過來一股強冷空氣造成的。究其原因,可以說是由於烏拉爾山地區阻塞高壓脊不斷發展,伸展到高緯度極地地區,攜帶偏北氣流造成冷空氣南下的結果。
張培群認為,近期雨雪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降雪量大,河北、河南等地積雪深度破同期歷史紀錄。二是范圍大,近期雨雪天氣不僅波及華北、東北、西北等北方大部,南方影響范圍也不小。三是降溫幅度大,多個地方降溫超過15攝氏度以上。
趨勢:引發大范圍冰凍災害可能性很小
對於是否會暴發去年那樣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張培群表示,中高緯環流變化快,有很多不確定性,目前特點還不明顯,需密切關注,有待進一步分析。副熱帶高壓的特點與去年有些接近,但海洋大氣背景與去年存在很大差異,去年是受拉尼娜影響,目前是受厄爾尼諾影響。
何立富表示,就目前掌握情況來看,低溫陰雨天氣還將持續,但20日以後溫度會有一個明顯的回昇。引發冰凍災害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低溫,溫度不低不會出現大范圍的冰凍。可以說,此次低溫天氣到20日以後,隨著溫度的回昇,將趨於結束。
『相比較2008年出現的持續20多天大范圍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這次雨雪天氣出現的季節比較早,低溫維持時間不會像去年那麼長,我認為不會造成冰凍災害。』何立富說,但是預計在貴州的中部、湖南的西部等地會發生小范圍的冰凍天氣,這裡要提醒相關部門注意防護措施。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20日之前,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偏低;21日起,北方地區氣溫開始明顯回昇;22日後,南方地區氣溫也將呈逐漸回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