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世宗大王』號宙斯盾驅逐艦
資料圖片:韓國『世宗大王』(Sejong the Great)號驅逐艦
韓國計劃為其"世宗大王"驅逐艦購買40枚導彈
2007年5月,號稱『具備世界最高水平『的韓國第一艘宙斯盾驅逐艦(KDX-3)『世宗大王』號下水,韓國《東亞日報》更是以『高麗夢幻之船『的頭版標題強調,韓國成為繼美國、日本、西班牙、挪威之後第五個擁有宙斯盾戰艦的國家,『這一天標志著我國海軍開始邁向遠洋『。
據報道,『世宗大王艦』的最大優勢在於,強大的雷達SPY-1D(V5)和各種導彈以及機關炮構築了三重防空網。首先,固定在艦體四面,全面覆蓋360度的宙斯盾雷達最遠可在1000公裡處同時搜索,追蹤約900架飛機。該雷達還有追蹤、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據悉,韓國海軍是首次裝配這種雷達。對雷達發現的目標,第一波攻擊是用SM-2BlockⅢ艦對空導彈從最遠170公裡外實施打擊。躲過SM-2攻擊的敵機或巡航導彈將由第2梯隊——滾轉彈體導彈『拉姆』(RAM)再次攔截。位於發射器1門的21枚導彈能在最遠9.6公裡處擊落敵機等來犯之敵。『世宗大王艦』的最後防線是口徑30毫米的機關炮『門將』。機關炮每分發射量為4200發,以密集火力破壞目標。
『世宗大王艦』還擁有其他國家宙斯盾驅逐艦所不具備的秘密武器。即48個韓國開發的韓國型垂直發射器。韓國型垂直發射器可裝載32枚『世宗大王艦』最強力的拳頭武器——韓國國產艦對地巡航導彈『天龍』。
該艦同時還可裝載16枚針對潛水艇的國產反潛導彈『紅鯊魚』。由韓國國防科研研究所(ADD)主導開發的『紅鯊魚』可以攻擊最遠19公裡外的敵方潛水艇。韓國軍方消息靈通人士稱,目前正在極度保密的狀態下開發的『天龍』可望在近幾年內實戰性地裝配在『世宗大王艦』上。』16枚韓國國產對艦導彈『海星』則單獨裝在4個圓筒型4聯裝發射器內。『海星』是攻擊150公裡以內敵方軍艦的巡航導彈。
『崔瑩』號驅逐艦
資料圖片:崔瑩艦
這艘名為(DDD-Ⅱ)『崔瑩艦』的驅逐艦排水量為4200噸,是韓國第六艘DDH-II驅逐艦。該型艦艇長150米,寬17.4米,高40米,最大速度為30節,續航力為10200千米,能容納船員300人。『Choeyeongham』號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導彈和魚雷,能用於執行各種防空、反艦、反潛作戰以及地面支援作戰和電子戰任務。此外,該艘艦艇也同樣具備最先進的隱身性能。
加上『崔瑩艦』號驅逐艦,韓國海軍目前一共擁有9艘驅逐艦。2006年底,韓國海軍主力戰艦的最新型驅逐艦『王建』號(4500噸級)日前在韓國海軍作戰司令部鎮海軍港服役。韓國海軍主要官員和600多名官兵參加了服役儀式。
『王建』號驅逐艦
| 區分 | 特點 | 艦艇(下水) |
| KDX-Ⅰ |
3,200噸級 艦艇對空防御能力 雷達反射 |
廣開土大王號(1996)
乙支文德號(1997) 楊萬春號(1998) |
| KDX-Ⅱ | 4,200噸級
區域對空防御能力 加強隱形能力 |
忠武公李舜臣號(2002)
大祚榮號(2003) 文武大王號(2004) 王建號(2005) 建造5號,6號艦 |
| KDX-Ⅲ | 7,000噸級 AEGIS驅逐艦 | 共3艘。號稱『世界最強的戰艦』 |
『王建』號為韓國海軍KDX-2級驅逐艦中的第四艘。『王建』號驅逐艦於去年5月在韓國蔚山現代重工業集團舉行了命名和下水儀式,隨後該艦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試航和移交評估。
該艦命名為『王建』號是為了紀念和弘揚建立高麗國的太祖王建的進取精神,也是韓國海軍根據國產驅逐艦第二階段計劃建造的第四艘軍艦。
『王建』號驅逐艦為KDX-2級驅逐艦中規模最大的一艘,全艦艦長150米、艦寬17米,最大航速為30節,航程超過4千英裡,艦上裝有5英寸的主炮、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魚雷等武器。該艦號稱為韓國海軍中最精銳的國產驅逐艦,不僅具備向陸地進行艦炮火力支援能力,還具備全防御戰斗能力,可以遠離韓國本土執行海上作戰任務。
『蔚山』(Ulsan)級護衛艦
『蔚山』(Ulsan)級護衛艦是韓國海軍自己設計、建造的多用途、輕型護衛艦。該級艦的動力方案『雙燃雙柴』在輕型護衛艦中是少見的,航速達34節,為現代輕型護衛艦之最。『蔚山』級首艦於1979年建造,1980年4月下水,1981年1月加入現役。該級艦有9艘在役,舷號951?953、955?959和961。
韓國214級AIP動力潛艇
韓國海軍第三艘214級AIP動力潛艇『安重根』號2008年6月4日下水
214級與"親潮"級各項對比
| 韓國214級 | 日本『親潮』級 | |
|
尺度 |
長65米,寬6.3米,吃水6米 |
長81.7m,寬8.9m,吃水7.9m |
|
排水量 |
水上1700噸,水下1980噸 |
水上700t,水下3000t |
|
潛深 |
據稱超過400米 |
超過300米 |
|
航速 |
水下:20水面:12 |
水上:12水下:20 |
|
動力裝置 |
裝備2臺MTUl6V396柴油機主機,其功率為8486馬力(6.24兆瓦),此外,還裝備1臺西門子電機,采用單軸單螺旋槳推進 |
主機為2臺川崎公司的12V25S柴油機,功率4100kW;2臺川崎公司的交流發電機,功率3700kW;2臺富士公司的電動機,功率5700kW。 |
|
武器 |
533毫米首魚雷發射管,可發射STN阿特拉斯魚雷和"魚叉"該型反艦導彈 |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日本產89型魚雷,捕鯨叉反艦導彈 |
|
編制 |
27人(5名軍官) |
69人(10名軍官) |
韓國214級潛艇,從德國引進。2000年11月,韓國與德國達成購買214級潛艇的協議。根據協議,韓國將購買3艘214級潛艇,耗資11億多美元。韓國為了加強自己的潛艇制造技術,要求3艘214級潛艇在韓國組裝。新下水的"安重根"號,即是這3艘中的最後一艘。
1. 排水量
214級潛艇水上排水量為1700噸,水下1980噸;"親潮"級潛艇水上排水量2700噸,水下排水量3000噸。
2. 下潛深度
根據美國《海上技術》網站的報道,214級潛艇可以下潛400多米隱蔽作戰。報道說,韓國214級潛艇,將成為中國周邊地區下潛最深的常規潛艇。(參見:《韓國耗資11億美元裝備新型靜音潛艇可潛航3周》)
3. 潛航時間
同樣來自美國《海上技術》網站的報道稱,214級潛艇每次出航時間最多可達84天,其中,最長潛航時間可達3周,是世界上前行時間最長的常規潛艇。214型的長時間水下自持力依靠混合推進系統來完成,包括燃料電池AIP系統、主推進電機/柴油發電機組和兩組大功率鉛酸蓄電池等。主推進電機是永磁電機,其功率比212型的功率增加了20-30%。報道說,在亞太地區,尚無其他種類的常規潛艇能夠如此長時間水下航行。(參見:《韓國耗資11億美元裝備新型靜音潛艇可潛航3周》)
4. 減噪隱身
韓國214級潛艇,本來就有AIP技術,因此從理論上講隱身性能應該是比較優良的。但是實際上,卻出現了因噪音導致部分作戰性能出現問題的狀況。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報道,韓軍的一位消息人士說,"據我所知,「孫元一'艦的噪音超過了潛艇制造公司德國HDW公司在合同書上提出的標准值,因此,下個月內將在國內制造企業現代重工業更換潛艇螺旋槳的推動軸。"
"孫元一艦"是德國HDW公司向韓國現代重工業提供設計圖和制造技術後,由現代重工業制造的。經確認,由於噪音問題尚未解決,HDW公司在去年年末向韓國海軍交付潛艇之前提供了質量擔保,內容為"押上50億韓元保證金並在交付後一年之內解決問題"。(參見:《韓國王牌潛艇暴露致命缺陷因質量問題噪音超標》)
5. 攻擊能力
214級潛艇布置了8具533毫米首魚雷發射管,可發射STN阿特拉斯魚雷和"魚叉"該型反艦導彈,魚雷與反艦導彈裝載總數為16枚。
F-16戰機
韓國空軍裝備的美制F-16戰機
韓國空軍一線戰機為400多架。其中,最先進的戰機就是180架左右的F—16,成為中國周邊國家部署F—16戰機最多的國家。在這些F—16戰機中,140架為C/D布洛克52D型機,40架為C/D布洛克32型。
上世紀80年代初,韓國開始裝備F—16C/D布洛克32型。1986年,首架F—16C/D布洛克32型戰機抵達韓國,也是中國周邊國家中第一個部署F—16C/D戰機的國家。1988年,韓國已部署F—16C/D布洛克32型戰機40架。然而,韓國並沒有就此劃上句號,開始購買120架更先進的F—16C/D布洛克52D型機。該型機在火控系統和武器系統等方面,都比F—16C/D布洛克32型更上一層樓。2000年7月,韓國決定,再購買20架F—16C/D布洛克52D戰機。目前,美國正在為韓國生產量身訂做的更加先進的F—16K。
F-15K戰機
資料圖片:F-15K正式服役韓聯社圖
2002年,韓國政府宣布美國波音公司的F-15K戰勝法國的陣風MK2、EADS歐洲戰斗機聯合公司的EF-2000臺風和俄羅斯的蘇-35,贏取了韓國空軍『21世紀主戰飛機』F-X計劃的合同。韓國耗資42.28億美元購買40架F-15K,其中40億美元用於購買飛機及機載設備,另外1.1億美元用於購買配套的88臺通用動力F110-GE-129
發動機,其餘是人員培訓、保障設施/設備和配套武器的費用。從2005年起,波音公司以每月生產一架的速度交付F-15K,計劃在2008年末交付完畢。
據美國波音公司介紹,F-15K是美國空軍現役的F-15E戰斗轟炸機的最新發展型,在繼承F-15C優良空戰性能的同時,全天候對地攻擊能力也大為增強,是目前最優秀的遠程多用途戰機。
F-15K全長19.45米、翼展13.05米、全高5.65米、正常起飛重量20411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6740公斤、最大載彈量達10430公斤。在執行遠程攻擊任務時,無空中加油的作戰半徑遠達1800公裡,按照韓國空軍的說法,它的攻擊范圍可以『從東京到北京』,遠東所有重要城市都被覆蓋在內。在執行奪取制空權任務時,F-15K可在560公裡半徑的范圍內巡航3小時。如果接受空中加油,其作戰半徑還將提高40至60%。
在外觀上,F-15K采用常規氣動布局,切尖三角形的上單翼、全動平尾和垂直梯形雙垂尾是它的主要特征,盡管造型落後於新近出現的歐洲各國的陣風、臺風等戰機,但其兩臺強勁的F110-GE-129發動機仍賦予了它優異的飛行性能,該機最大平飛速度可達到2.5倍音速,具備在300米內起飛的能力,其空戰推重比甚至可以達到1.4以上。在武器方面,F-15K身上共有15個掛點,比美軍的F-15E戰機還多6個,可掛載AIM-120C中程空空導彈、AIM-9X近程空空導彈、斯拉姆-ER遠程空對面導彈和JDAM炸彈等,這幾乎是美國人最好的機載武器,連日本的F-15J都難以企及,F-15K的戰斗力實在不可低估。
韓國K-1系列主戰坦克
韓國陸軍K1A2主戰坦克參加冬訓
韓國陸軍K1主戰坦克彈花。
韓國陸軍K1主戰坦克部隊野外訓練。
韓國研制發展主戰坦克起步較晚,與德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法國等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但曾幾何時,韓國的K1系列主戰坦克卻一躍進入世界主戰坦克十佳排行榜:1997年,名列第七;1998年,名列第八;1999年,K1改進型K1A1坦克名列第七;2000年,K1A1坦克名列第十;2001年和2002年,K1A1坦克回昇到第七。
K1坦克1987年9月正式命名為88式坦克,此時已經裝備了好幾個坦克營。第一批210輛生產型坦克於1987年中期完成,第二批共生產了325輛。目前,共生產了大約1000輛。這些坦克,成為韓國軍隊的主戰坦克。
K1主戰坦克是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負責設計定型的,其車體、炮塔外形上采取的低平、多平面的棱角組合,與美國的M1坦克的外形結構十分相似,所以,K1坦克經常被認為是M1坦克的仿制車型,曾有人將K1主戰坦克描述為M1坦克的『嬰兒』坦克。由於二者相似,以至美國《陸軍》雜志1993年第10期,曾在登載美駐韓第2步兵師M1坦克的地方,誤用了韓國陸軍K1坦克的照片。
K1坦克采用常規結構布局,駕駛艙在前,戰斗艙居中,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後部。駕駛員位於車體內左側,有1扇艙蓋,艙蓋用樞軸固定在左側,可向上開啟。上面有3具一體式晝用潛望鏡,中間1具可用被動式夜間駕駛潛望鏡替換。車長配有1具法國測試儀器制造公司的獨立式雙向穩定周視瞄准鏡(放大倍數為3倍和10倍)、1具周視潛望鏡和1扇可向後開啟的艙蓋。瞄准鏡由三星電子有限公司根據SFTM公司的特許在韓國生產。炮長配有雙向穩定的晝/夜瞄准鏡,采用激光測距儀和與M1A1坦克安裝的相似的熱成像系統,放大倍數為1倍和10倍(晝用)及3倍和10倍(夜用)。炮長還備有1具鉸接式輔助瞄准鏡,由科爾摩根公司光電分部和光機有限公司提供,其放大倍率為8倍。車上的制式設備有駕駛員被動微光潛望鏡、液壓排水泵、加熱器和乘員室及發動機室的『哈隆』自動滅火抑爆系統、VRC-947K和/或VRC-964K及VIC-7K車通系統。三防系統包括1個M8A1型告警系統和1個M13A1氣體顆粒過濾器。
K1坦克盡管與M1坦克似曾相識,但在設計上又匠心獨具,別具韓國特色。它最突出的特征:
一是車體低矮緊湊。K1坦克與M1坦克相比,車體長縮短了44厘米,車寬減少了6厘米,車高降低了12.5厘米。這種小於美國坦克的車型,不僅是從韓國人與美國人平均身高差別來考慮,而且是從作戰需要出發,根據韓國陸軍『盡量用低車姿來降低坦克的中彈概率』的要求來設計定型的。
二是K1坦克采用了德國MTU柴油發動機,而沒有采用M1坦克使用的燃氣輪機。
三是K1坦克單位壓力小,僅為0.87千克/平方厘米,使其能在濕地或沙地上實施機動。
四是液氣懸掛裝置。K1坦克采用液氣懸掛和扭杆懸掛並用的混合式懸掛裝置。K1坦克每側有6個負重輪,其中第3、第4、第5個負重輪采用扭杆懸掛裝置,第1、第2、第6個負重輪采用液氣懸掛裝置。液氣懸掛裝置可通過調節油量來改變車底距地面高度,因此,車體可進行前後俯仰的變換,從而有利於主炮的俯仰和射擊。K1坦克主炮的俯仰角為-10度?+20度,這可有利於越出棱線以大俯角攻擊位於谷底的敵方目標。朝鮮半島多山,山地起伏多變,由此可見在K1坦克的懸掛裝置上,體現了韓國獨特的作戰思想。
五是車重減輕。為適應韓國多山的地形條件和在這種地形中順利射擊,要求減輕車重以利於液壓懸掛裝置調整車高及車姿。K1主戰坦克的戰斗全重與重達54.545噸的M1主戰坦克相比,重量減輕了3.4噸。由此也可以同樣看出韓國獨特的作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