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十二五”規劃解讀之九
建設富有獨特魅力和創造活力的文化強市
文化產業將成本市支柱產業
天津北方網訊:文化是城市的軟實力,體現着城市的精神和靈魂。“十二五”時期天津市將給力文化建設,用“硬功夫”提升城市軟實力,在津沽大地上將打響一場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建設富有獨特魅力和創造活力的文化強市。
不斷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人民羣衆共享發展成果。“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構建覆蓋城鄉、較爲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二五”期間天津文化中心、天津文學館、天津畫院等一大批文化設施將陸續建成,同時將新建和改擴建羣衆文化教育培訓中心、民族文化宮、中國大戲院、曹禺話劇院、大天津雜技馬戲城等重點文化設施,同時隨着百萬市民藝術共享工程等一大批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斷推進,到“十二五”末全市將初步形成就近、便捷、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讓廣大市民能夠得到更多的文化滋養。
在文化事業突飛猛進的同時,也要快速提升文化產業,進一步增強文化實力和競爭力,形成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兩翼齊飛”。“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重大文化項目帶動戰略,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全面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期間國家級濱海新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範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將開工建設,爲本市文化產業發展打造一批重要載體。在加強載體建設的同時,本市還將着力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培育文化創意等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發展,鼓勵發展新型文化業態,促進產業升級。產業要面對市場,還需要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市場主體。
“十二五”期間,本市在做大做強主流媒體,提升改造傳統媒體的同時,將扶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也作爲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出臺一系列促進民營文化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發展有特色的中小型文化企業和民營龍頭文化企業,爲天津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有生力量。此外,本市還將通過建設培育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爲本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預計“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增加值將年均增長30%,成爲本市的支柱產業。
文化體制改革也將成爲“十二五”期間的“重頭戲”,促進文化生產力在體制的轉變中得到進一步的解放。“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改革創新,繁榮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爲此,“十二五”期間要通過全面完成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和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廣播電視製播分離和新聞宣傳與經營業務兩分開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和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等一系列招法,着力打造特色市場主體,激發文化發展的活力。
文明城市,市民共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也將成爲“十二五”時期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項重點工作。“十二五”期間要通過深入開展“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活動等一系列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形成修身律己、尊老愛幼、勤勉做事、平實做人,推動形成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社會氛圍,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記者陳璠通訊員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