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不出小區就能看中醫,打個電話不出家門就能享受中醫治療、康復服務,這樣的幸福生活你想過嗎?昨天,記者走入南開區華苑街長華里社區,去這個本市首家進入社區的國醫堂裏一探究竟。
走入古色古香的國醫堂,乾淨通透的診室裏瀰漫着中草藥特有的香味,屏風、診椅、診牀、器械櫃一應俱全,迎面一排高大古樸的藥櫃和一張中式實木桌共同圍成一方問診區,“黃芪、白朮、山藥、甘草……”藥櫃上一格格的抽屜上,凸起的木質文字標明瞭各種藥材名稱。靠牆一張張實木候診椅,配着中式坐墊,爲患者提供休息之所。清一色的中式實木傢俱展示着中醫國粹的風貌。
“我們主要爲社區居民提供常用的中草藥、中成藥和鍼灸、推拿、拔罐兒、刮痧、理療等中醫藥康復治療。”負責人時站長告訴記者,“每天上午是病人最多的時候,最少的時候也有三四人。中醫藥診療治本除根、物美價廉的特點特別受市民的認可,而且診療便捷、投入成本相對較低,也適合在社區內開展。剛開的時候,小區裏的老人比較‘認’,慢慢的,來看病的年輕人也開始多了,尤其是現在很多人頸椎不好,中醫按摩治療效果不錯,吸引了不少患者。”
駐站大夫範忠民剛剛出診回來,水還沒顧上喝一口,接了一個電話又接着出診,他說:“對社區裏60歲以上的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病人,患者只要打個電話,我們都會提供上門診療服務。尤其是對一些急性發作的病患,及時診斷特別重要。”
記者跟隨範大夫來到了20號樓的馬大娘家裏,她的老伴兒因爲腦梗塞留下了後遺症,臥牀不起。“大爺,您試着擡一下左手……右手呢?好的,現在動一下左腿,好……”一番診療後,範大夫告訴馬大娘,老人是雙側腦梗塞復發造成左側肌力喪失,同時還伴有糖尿病和局部褥瘡。他一邊爲老人列了消毒需要用的材料、藥品清單,又看了老人平時吃的藥,一邊囑咐馬大娘:“還是要先把血糖降下來,降糖藥一定不能停。每天要爲傷口消毒,還有不要讓病人同一姿勢臥牀超過1個小時,儘量側臥,多給他翻身。”
在回國醫堂的路上,範大夫告訴記者,中醫在很多疾病的康復治療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這方面,中醫診療進社區很有優勢。本報記者廖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