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獲悉,今年本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注重在改善市容環境面貌的同時,切實解決群眾生活難題,實現整治成果最大限度惠民便民。
今年本市中心城區共新建提昇改造14座公園,其餘各區縣共建設或提昇改造12座公園。截至目前,新建或提昇改造公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22座公園已經建成並免費對市民開放。
據介紹,今年本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加強社區整治,共整治社區350個,改善社區環境,提高了服務水平。
重點解決市民“過街難、出行難、買菜難、如廁難”四大類難題,方便群眾日常生活。共在繁華區和交通壓力大的區域建成10座過街天橋;年內中心城區將新建改造44座公廁,並免費開放;改造裡巷道路268條,打通斷頭路和卡口路11處;新建了14個標准化菜市場。
今年,本市在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中進行多角度創新,突出層次感、色彩感、季相感、縱深感、厚重感、精細感等“六感”。在城市色彩的定位上,本市確定改變暗淡的灰色調為明快的色調,廣泛采用了白色、淡粉色、淺黃色、乳白色等色彩在內的明快色調,使城市形象更加律動活潑。
如意園中品傳統解放南園看歐風
記者從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獲悉,今年本市中心城區共新建提昇改造14座公園,其餘各區縣共建設或提昇改造12座公園。截至目前,新建或提昇改造公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22座公園已經建成並免費對市民開放。
據介紹,今年本市新建提昇改造的公園體現出更加多元的文化特色,河東區如意園展現中國傳統園林風格,解放南園展現歐洲園林風格,南開公園則體現了現代都市風格。同時,各個公園在“親民利民惠民”上實現了統一,都新安裝了適合兒童或老年人的設施,配置了體育、文化設施。今年的“新公園”體現了精細化園林風格,新建了大面積綠地,種植了大批名貴新樹木。每個公園還從路、石、水、廊等方面下功夫,處處體現精美。
記者在河東區看到,唐口四面鍾旁原有的一塊街心綠地,現已提昇改造成城市公園,登上觀景亭,園內亭臺廊榭、曲徑蜿蜒盡收眼底。人工湖、兒童廣場、咖啡廣場、如意廣場、籃球場、休閑廣場讓景觀、休閑、娛樂功能兼備。
津城色彩清新明快
今年以來,本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注重新色彩、新風格的運用,使城市色彩更加明快。
記者沿著今年得到重點整治的快速路西北半環驅車,在簡陽路、咸陽路、長江道等道路兩側看到,所有映入眼簾的建築物立面都已經根據周邊環境的特色進行粉刷,明快的白色、淺黃色、粉色及橙色,營造出更加現代的城市氛圍。建築物外的空調機罩不再是單獨擺放,而是與建築聯體,形成統一的風格,道路上的架空管線全部入地,商業門臉的裝飾從色彩到風格更加協調;各高層樓宇樓頂統一協調,勾勒出和諧、具有韻律美的城市天際線。
今年以來,全市綜合整治道路571條,整修建築5239棟,各種架空線纜入地27710延米,共清整了14000多塊樓頂廣告。9月底前,一批具有現代美感的重要道路恢復通行。
津城綠化重“六感”
今年,本市在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中進行多角度創新,在綠化上突出層次感、色彩感、季相感、縱深感、厚重感、精細感這“六感”。
據介紹,今年市容綠化,街頭綠地,道路綠化帶、隔離帶等處都豐富了高矮相間、花色不同的綠植。由於楊樹每年都有飄絮的問題,且壽命短,因此本市已不把楊樹作為行道樹來栽植,法國梧桐、槐樹、合歡、紫葉李等成為津城行道樹的主要品種。
市容綜治解民生“四難”
記者從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獲悉,今年以來,本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尤其關注百姓生活需求,重點解決了群眾過街難、如廁難、出行難、買菜難等四大類生活難題,讓市民得到更多實惠。
讓家園變得更美,讓群眾生活得更好,是本市進行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根本目的。今年以來,針對群眾反映的過街難問題,本市共在繁華區和交通壓力大的區域建成10座過街天橋,提昇市民出行的安全指數;針對群眾反映的如廁難問題,年內,中心城區將完成新建改造44座公廁,全部達到一類公廁水平,並免費開放;改造裡巷道路268條145萬平方米,打通斷頭路和卡口路11處,解決市民的出行難;為了解決買菜難,新建了14個標准化菜市場,方便群眾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