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50件禦寒的冬衣最近被髮到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經濟困難學生手中。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團委爲此煞費苦心,採購時特別選了7種款式,儘量讓受助者在這個1萬多人的校園裏不會“撞衫”,也讓其他師生無法依據服裝判斷誰是貧困生。
棉衣的發放也是靜悄悄的,沒有集中發放儀式,由瞭解貧困生羣體情況的學生輔導員和班幹部領走,私下分發給受助者。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專門在校園裏走了一圈,觀察能否認出這些衣服。他對學生工作部門提出的要求是,衣服發放後,除了經手人,要人們走在校園裏看不出哪些是貧困生。他說,如果給貧困生髮的衣服是同一款,對他們來說就像穿上了監獄的“號衣”一樣難受。
爲了防止給貧困生貼上標籤,在天津中醫藥大學,學生助學金的發放也異常低調。該校黨委副書記李慶和經常主持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發放儀式,他告訴記者,宣讀表彰決定時,從來不會單說“助學金”,只會宣佈“獎助學金”。發放儀式上,有獎學金得主介紹經驗,但不會安排助學金獲得者登臺發言。
李慶和說,幾年前該校也像很多學校一樣,辦過助學金髮放儀式,有的受助者當衆談論家庭的隱私,講到痛哭流涕纔拿到助學金,那場面是令人難堪的。因此,一些真正的貧困生不願接受資助,怕被同學瞧不起。(記者 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