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
在全國率先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任務;累計完成13所高校新建改擴建
衛生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在全國率先實行了覆蓋城鄉居民的18項免費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體育
五年來,共投入體彩公益金1.1549億元,建設全民健身園5000多個,健身公園60多個,鄉鎮文體中心32個
天津北方網訊:文明其精神,強健其體魄。教育、衛生、體育事業的發展,既滿足人民羣衆當前需求,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是事關千家萬戶幸福安康的民心工程,又是事關城市長遠發展的生產力工程。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天津市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統籌教育、衛生、體育事業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努力建設體育強市,更好地滿足人民羣衆的新期待新要求。
|
| 昆明路小學昆明路校區重建效果圖。項目總建築面積9959.81平方米,新增了活動室、多功能廳等多個學習、活動空間及設施,建成之後可容納42個教學班,使昆明路小學的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提升。該工程已經主體封頂,預計將於今年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
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
無論是從中心城區到邊遠農村,還是從濱海新區到山區、庫區,如今,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築是學校。2008年,本市啓動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6億元,1091所中小學通過驗收。薊縣東二營鎮中學學生朱佳奇的家長朱聰說:“現在的學校不僅採取了統一供暖,把原先的旱廁改造成水沖廁所,而且一改往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農村校歷史,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農村娃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這麼好的教育,我們家長特別滿足。”
“入園難”是百姓關注熱點。本市在全國率先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已新建和改擴建73所幼兒園,提升改造92所農村鄉鎮中心園和340所村辦標準化幼兒園,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低收入家庭開辦10所“陽光樂園”。今年,還將新建和改擴建50所公辦幼兒園,提升改造55所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和160所村辦標準化幼兒園,再辦10所“陽光樂園”,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
本市完成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任務,啓動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規劃建設面積爲37平方公里的海河教育園區已完成一期建設項目,7所職業院校、6.5萬名師生喜遷新校區,初步實現學校集中園區、學科集羣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學生集成培養。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包括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新校區和3所高職院校及廣播電視大學在內的園區二期工程建設。
高等教育綜合實力顯著提高,新增博士一級學科30個、碩士一級學科125個,新增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累計完成13所高校新建和改擴建任務,全市高等教育集中佈局、集約發展的構架基本形成。實施濱海雙百科技特派員計劃,建立了濱海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六大產學研戰略聯盟、七個科技創新服務團隊和八個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建設百個品牌特色專業,社會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基礎教育高水平協調發展、職業教育高標準領先發展、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發展——天津教育改革創新不斷邁出新的步伐。
|
| 南開醫院項目效果圖。南開醫院改擴建工程主樓主體及外檐施工已完工,樓內裝修及甬道鋪設正在進行中。擴建後的南開醫院東臨新建的中心婦產科醫院,投入使用後可提供800張病牀。 |
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提升百姓就醫環境
掛號、候診、檢查……“漫步”在中心婦產科醫院寬敞明亮的新大樓裏,“準媽媽”路晨菲一臉幸福。“醫院用的都是‘一卡通’,到哪隻要輕輕一刷,特別方便。”由於表姐曾經在中心婦產的老院分娩,小路對於老院的印象頗爲深刻。“如今,到醫院看病最大的感受是,醫院的硬件條件大幅提升,服務更加人性化。”小路說。
圍繞着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本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改革措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新醫療保障機制,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統籌城鄉衛生事業發展,努力爲羣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近年來,本市先後改建、擴建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二期、海河醫院、泰達醫院,完成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安定醫院、市職業病防治院的遷建;提升改造完成112個鄉鎮衛生院和7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引進一批社會資本辦醫項目,規劃設置總牀位4450張,投資45.9億元。這些項目相繼建成後,共增加醫院牀位2萬多張。全市醫療衛生資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本市全面實施區縣疾病預防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連續五年保持下降趨勢。爲婦女兒童免費提供12項疾病篩查和4種疾病救助,在全國率先實行了覆蓋城鄉居民的18項免費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2007年的10元增加到2011年的30元。建成126家“國醫堂”,新增16個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2011年底,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46歲,嬰兒死亡率5.05%。,孕產婦死亡率6.78/10萬,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羣衆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齊頭並進
家住河東區中山門附近的75歲老人李淑娥每天早晨都要到附近的“健身園”裏壓壓腿、伸伸腰,她說這是自己每天快樂生活的開始。在這座健身園中,不僅有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扭腰器、壓腿器、太極推手等,還有適合年輕人使用的仰臥起坐器、跑步機以及健騎機等器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如今每到週末,來這裏健身已經成爲我跟女兒的‘必修課’。”與4歲的女兒一起健身的畢曉娜說。
近年來,天津以羣衆體育組織建設爲基礎,以設施建設爲保障,以羣衆體育活動爲載體,大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廣泛惠民的全民健身活動,着力提高人民羣衆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2011年,天津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拉開帷幕,各大院校、社區、機關單位、工礦企業紛紛參與其中,各區縣和有關單位開展運動會系列活動達820多場次,約400多萬人次的市民親身感受全民健身的樂趣。
這五年,天津共投入體彩公益金1.1549億元,建設全民健身園5000多個,健身公園60多個,鄉鎮文體中心32個,爲全民健身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市在競技體育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績。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天津代表團共奪得23枚金牌,進入全國領先行列。天津女排培育出“女排精神”,書寫了中國體壇新的傳奇,振奮了民心民氣,提高了天津的影響力。天津獲得了第九屆大運會、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和第十三屆全運會承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