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緊密攜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京津簽署合作協議
《北京市天津市關於加強經濟與社會發展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日前在天津舉行。京津兩市將從區域規劃編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科教、港口物流、人才、文化旅遊會展、金融、環境保護和建立合作機制十個方面加強合作,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發展。
根據協議,京津雙方共同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加強重點領域合作,共謀發展。穩步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共同爭取國家出臺推進京津冀區域發展的規劃和政策。
協議顯示,要打造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京津雙方推動了京港高速公路建設,連通京津高速公路,構築北京直通東疆保稅港區快速通道;推動京津三通道(京臺高速)北京段建設,連通津晉高速公路,構建北京與天津港南部港區快速運輸通道;爭取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與北京新機場實現連通。
京津擬發揮京津科技研發、產業、土地等互補優勢,開展全方位的產業轉移和對接合作。從北京中關村示範區到天津濱海新區,共同打造京津科技新幹線,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聚集區。
在深化陸海空航運物流合作方面,加大天津港對北京服務的力度,發揮東疆保稅港區的區位、政策等優勢,將天津港打造成爲北京的便捷出海通道。加強京津區域物流信息一體化建設,推進兩地電子口岸互通互聯。探索研究平谷國際陸港至天津港的京津集裝箱運輸車輛享受高速公路收費優惠,推動降低物流運輸成本。開通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至市區及北京等地的公路客運班線。
京津還將加強人才共享互通合作,制訂便於兩地人才相互流動的政策措施,促進人才交流。深化人才市場合作,建立雙方人才供求信息交流渠道,互設“人才工作站”。
在加快金融一體化的進程上,京津兩地將不斷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建設金融要素市場等方面合作,不斷拓寬金融合作領域。支持兩地金融機構跨區域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對兩地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提供融資服務。支持兩地大宗商品及要素市場跨區域發展,鼓勵兩地產權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等開展廣泛合作。
在改善京津地區環境質量方面,兩市擬加強重點污染物治理技術的合作,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置換、交易方法,建立基於水質目標改善的管理制度和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合作機制,進一步改善京津地區的水環境。加強京津污染治理合作,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提升車用燃油標準、發展清潔能源汽車。
京津還欲建立合作長效工作機制和兩市領導高層協商機制,組織兩市相關部門對口銜接,具體推動各項合作任務的實施。
北京向天津開展產業轉移

京津兩市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交流合作密切。在新的階段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迫切需要區域協調。北京要學習借鑑天津的好經驗,與天津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
多條高速路網將連接京津,天津港將成北京便捷出海口。這充分表明,若大幅提高區域合作緊密度,前提還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配套。只有這樣,才能帶動北京天津兩座城市人流、物流、商品流、資金流等方面的加速流通,同時也將提高對國內外各種要素集聚的吸引力,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協議提出京津兩市開展產業轉移和對接合作,以充分發揮好京津兩地的科技研發、產業、土地等互補優勢。有專家解讀說,雙方加強產業合作,將能有效地利用北京豐富的科教智力資源和天津市的空間發展資源,爲北京市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提供產業發展空間,爲天津市的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兩地共同建設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是促進濱海新區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形成有機的產業梯次佈局的有力推動,也有利於進一步發揮中關村示範區在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中的龍頭帶動作用。
近年來,京津兩地旅遊合作日益緊密,每年互送遊客超過500萬。協議在旅遊合作方面提出,推進文化旅遊會展融合發展,將整合資源,共同舉辦一個大型會展活動,定期在兩市互辦。同時,聯手開發特色旅遊精品線路,推廣應用京津冀旅遊“一卡通”業務。北京市旅遊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天津是北京很好的旅遊目的地,對於週末遊、小假游來說非常有潛力,今後將進一步深化兩地旅遊合作,力爭使互送遊客數量超過千萬;會議商務合作也是協議的一大亮點,北京目前是世界第十大商務會議中心,而天津的商務也在快速發展,合作將促進京津兩市的經濟更緊密地互補結合。本報記者蘇民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明年啓用
從天津濱海新區政府獲悉: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今年將進入全面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階段,將於2014年6月底高鐵站通車之際投入使用。
據瞭解,于家堡金融區是集中展示濱海新區國際大都市形象的標誌區,規劃面積3.86平方公里,122個地塊,建築面積950萬平方米;起步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35個地塊,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于家堡累計開工14個項目15棟樓宇。今年,于家堡金融區將積極引進國際金融機構和財團、各類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形成聚集效應,全面啓動各類管網配套和道路、景觀工程,推進能源中心、地下車行系統、共同溝等項目建設。
900家創意企業齊聚天津中新生態城
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悉:900家文化創意企業目前已落戶天津中新生態城,2013年文化產業產值預計可達18億元,稅收增長40%,形成動漫影視、新聞出版、互聯網和廣告傳媒四大綠色產業聚集區。
據悉,按照“文化造城”的發展新理念,中新天津生態城將加快打造綠色產業聚集的生態宜居新城區。目前,這裏的文化創意企業累計註冊資金已超過700億元,貢獻稅收超過5億元。今年,生態城將成立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加強駐區企業合作與交流並培養一批青年導演、編劇,打造一條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條。
天津與海外80城市建立友好關係
近年來,天津緊緊圍繞發展中心和服務外交大局,共同推動友城間開展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多渠道的務實交流與合作。
截至目前,天津已與五大洲45個國家的80個城市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關係;簽訂友好交流與合作意向書城市25對,覆蓋19個國家。
據瞭解,圍繞“依靠發展、服務發展、促進發展”的目標,天津市建立了市外辦牽頭、各有關部門和區縣等單位共同參與的“大友城”、“大外事”協作機制,以友城爲平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注重找到深化交流合作的支撐點。
2012年8月,天津市外辦會同市國資委、市商務委共同組織天津市66家國企近百人組成代表團出訪里約熱內盧、聖保羅、馬德普拉塔、聖地亞哥等城市,推進了該市與南美各友城的友好關係,促成本市企業與300餘家外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120多個、貿易額近6億元。記者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