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順應發展大勢增進民生福祉
——一論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天津
天津北方網訊:市委十屆三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津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任務,作出建設美麗天津的決定,討論《美麗天津建設綱要》。爲深入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共建美麗天津共享美好生活”專欄,精心解讀建設美麗天津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充分報道全市各方面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思路舉措和進展成效,着力營造全民共建美麗天津、共享美好生活的生動局面和濃厚氛圍。
市委十屆三次全會勝利閉幕,美麗天津建設全面展開。
全會科學總結了上半年的工作,十八大開局之年,天津“期中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如何在新起點上開啓未來?市委用“建設美麗天津”帶動全局,這本身就是富有創新性的“頂層設計”。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提出“美麗中國”,立刻引發各方面熱議。有人說,像這樣富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的詞彙寫進黨代會報告,是不多見的。但如果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理解“美麗中國”的深刻內涵,我們會發現,這四個字遠不止富有詩意,更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作爲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美麗中國”在人民羣衆中煥發出巨大的情感認同與精神共鳴。
習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時,明確要求我們“加快打造美麗天津”。這是總書記佈置的重大課題。當今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爲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已成爲時代潮流,促進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已成爲發展大勢。無論是遵循人類文明演進的規律,還是落實黨的十八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建設美麗天津”都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審視中央對天津的定位,審視國家對濱海新區的定位,同樣可以發現,“生態城市”、“宜居生態型新城區”都是未來天津的鮮明標誌,都是這座城市今後走向的應有之義。有山有河、有湖有海、溼地齊全,天津擁有北方城市少有的獨特優勢;但作爲加工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偏重、減排壓力較大、環境污染等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只有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模式創新,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投身美麗天津建設,才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
建設美麗天津,是一項造福人民羣衆、造福子孫後代的“美麗”事業、民心工程。良好的生態環境,與人民羣衆生命健康、生活質量、生產發展息息相關,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能夠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新鮮空氣、吃上放心食品、享受優美環境,是人民羣衆最樸素最基本的願望,代表着最直接最現實的羣衆利益。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日益臨近,人民羣衆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小康全面不全面,環境質量是關鍵。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積極順應人民羣衆的新期待,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要求和市委決策部署上來,認真落實全會各項要求,深入踐行羣衆路線,共繪美好藍圖,共建美麗天津,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