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奮發進取 攻堅克難 全面增創和平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
——在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和平區第十次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報告
薛新立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和平區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按照市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和區第十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動員全區黨員幹部羣衆進一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攻堅克難,全面增創和平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極爲錯綜複雜的形勢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深入開展“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全面實施美麗天津建設,圓滿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0億元,增長12%;完成區級財政收入61.1億元,增長26.8%,多項主要經濟指標處在中心城區前列。獲得和保持了多項國家級榮譽,完成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通過國家衛生區複審,評爲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第三次榮獲“長安杯”。在全市工作檢查中,展示了發展成果和工作亮點,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我們以優化結構爲抓手,發展優勢得到新提升。堅持把高端服務業作爲調結構、促轉變的主攻方向,加快推進“金融和平”建設,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匯豐銀行、印度國家銀行等分行機構相繼落戶,全國和地區總部等金融企業達到126家。商務樓宇108座,稅收超億元樓宇達到19座,入駐國內外500強企業92家。中心商業區影響力和帶動力持續擴大,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75億元。集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應急指揮、經濟分析、公共服務於一體的信息管理平臺——“智慧和平”投入使用,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100家,科技小巨人28家。成立108個服務推動組,深入走訪企業1220家,化解了一批發展的難點問題。被評爲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先進單位。
我們以美麗天津建設爲契機,城區面貌發生新變化。編制了《美麗和平建設綱要》和11個專項方案。實施大型商業商務綜合體建設,民園廣場、世紀都會等項目如期竣工,金谷大廈、麗思·卡爾頓酒店、先農商旅區一期等項目投入使用,恆隆廣場、津灣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年建設規模501萬平方米,竣工122萬平方米。鞏固擴大無燃煤區建設成果,集中供熱實現零污染採暖。綜合提升改造舊樓區71片、139萬平方米,同步實施二步節能保溫改造。對遠年商品房電梯、老舊房屋消防設施進行維護更新,實施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推行垃圾集中密閉收運,實現無污染無噪聲。實施科學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位於全市前列。
我們以惠民利民爲導向,羣衆生活得到新改善。高標準實施20項民心工程。就業、社會保障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南市幼兒園投入使用,第十一中學等4所學校完成提升改造,新一輪義務教育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十大羣衆文化品牌”活動深入開展,文化建設不斷加強。區疾控中心、區婦兒保健中心投入使用,“醫指通”、家庭責任醫生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公共衛生服務標準提升到55萬元/萬人口。全面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在全市率先開展金融服務進社區,建設和提升改造一批菜市場、早點鋪,新增一批連鎖超市和電子菜店,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開展第二十五屆“十佳公僕”評選表彰活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建成區110指揮中心。深入開展走訪接訪活動,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進京非正常訪爲零,無到市、進京集體訪,未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和羣體性事件。
我們以改進作風爲重點,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和市委全會精神,在思想和行動上,與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創新完善選人用人的機制制度,選派130名年輕幹部到急難險重的一線掛職鍛鍊。加強機關和社區黨建工作,在天津環球金融中心和現代城項目等“兩新”組織探索建立黨委。堅決落實中央和市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各項規定,制定出臺貫徹實施的具體辦法,堅持厲行節約,精簡會議文件,嚴格公務接待,建立領導和機關幹部聯繫社區制度。完成了清退公務用車、清理辦公用房等項工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形成了新風正氣。
一年來,區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完善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合作共事機制,完成了工會、婦聯換屆工作,共青團等人民團體的作用得到發揮。做好雙擁共建、民宗僑外、對臺、檔案、保密、老幹部等工作,進一步形成了團結幹事的生動局面。
回顧一年的工作,成績飽含艱辛、成果來之不易,這些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上下萬衆一心、不懈奮鬥的結果,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汗水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中共和平區委,向所有爲和平區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總結一年的經驗,我們得到多方面的啓示:一是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堅持小富不即安、小進不自滿,正確看待已有地位,清醒認識潛在危機,不爲成績所累、不爲榮譽所困,自覺站在更高層面查找差距、比學先進,在競爭中奮起,在挑戰中前行。二是樹立攻堅克難的進取意識。堅持只給成功找臺階,不給失敗找理由,以事在人爲、路在腳下的信心和勇氣,闖關過坎,努力完成許多看似難以實現的工作任務,打造了亮點、實現了突破。三是樹立爲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發展爲民、爲民發展,改善民生不惜力,服務羣衆用真情,既量力而行,更盡力而爲,把富民利民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四是樹立幹必一流的爭先意識。堅持把更高標準作爲各項工作的不懈追求,不斷突破自我、超越他人、挑戰極限,努力使小空間實現大發展、老城區煥發新活力。五是樹立團結拼搏的實幹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倍加珍惜永不懈怠的熱情幹勁,倍加珍惜奮鬥打拼的豐碩成果,倍加珍惜包容共進的大好局面,心無旁騖抓落實,凝神聚力促發展。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存在的問題,一是發展空間的短板日益凸顯,傳統優勢有所弱化,競爭優勢尚不突出,可持續發展面臨着壓力和挑戰。二是高端產業聚集效應還不夠強、帶動效應還不夠大、質量效益還需要提升。三是不穩定、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創新社會治理、做好羣衆工作的任務繁重艱鉅。四是一些幹部的思想作風、能力素質和辦事效率,與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還不相適應。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工作中認真解決。
二、2014年的形勢和任務
2014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實現區第十次黨代會各項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我國經濟總體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改變,中央改革總體部署和重大舉措的實施,必將釋放發展的活力和內需的潛力;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美麗天津建設加快推進,爲我們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多年打下的堅實基礎、形成的良好態勢,爲和平區向着更高水平邁進積蓄了能量。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很大,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發展面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各區縣競相發展,我們面對着萬馬奔騰的新挑戰。和平區必須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堅持底線思維,敢於迎難而上,認清形勢、把握大勢、增創優勢,以一馬當先的信心和決心,奮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2014年工作的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以改善民計民生爲根本,以推進美麗和平建設爲重點,以紮實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爲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用改革的精神破解難題、用創新的思路引領發展,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再上新水平。
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區級財政收入增長16%。經濟競爭力、環境美譽度、羣衆宜居感明顯提升,發展更具活力、管理更加有序、社會更爲和諧,在市績效考評中,位居中心城區前列,進入全市優秀行列。實現上述目標,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推動轉型升級,增強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
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是和平區的必然選擇。要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能級,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實力。
1.加快產業集聚。落實“金融和平”功能定位,促進各類金融機構快速集聚,加快形成現代金融體系,進一步提高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做強做精樓宇經濟,通過新建改建、轉化提升,培育一批特色化、專業化樓宇;開發用好小洋樓資源,引進一批有實力的知名企業;稅收超億元樓宇達到23座,初步形成南京路、海河沿岸兩條億元樓宇集聚帶,樓宇經濟對財政貢獻率達到70%。進一步強化中心商業區的地位,優化佈局、提升業態,推動高端商業、品牌商企聚集發展,促進實體商業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注重開發海河岸線商業資源,加快三大商圈聯動發展。進一步壯大科技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300家,小巨人突破40家。
2.實現提質增效。實施精細管理,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淘汰低端低效產業,騰出更多空間。拓寬招商思路,借重用好首都資源,盯住國內外500強企業,全面對接主導產業、新竣項目、閒置載體,用區位優勢和盈利空間吸引企業,着力引進地區總部和結算、採購、銷售、財務中心,不斷提高單位面積產出率。深化區縣戰略合作,優勢互補、共贏發展。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放開領域、放寬准入、放手發動,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更多的民營企業上市發展。
3.促進稅收增長。努力保住存量,深化完善協稅護稅機制,做好重點稅源的跟蹤服務,做到應收盡收。不斷擴大增量,千方百計引進優質成熟稅源、流動性稅源。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不斷提高收益率。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制重組,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
4.強化優質服務。堅持聯繫企業制度,定期走訪,面對面服務。深化完善中介免費全程領辦模式,探索街級行政服務中心試點工作,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組織實施“講誠信、樹形象”等優質服務活動,全面提升商業服務水平,努力做到“最好的服務在和平”。
(二)提速開發建設,激活持續發展的強勁引擎
項目建設是發展的潛力之源、後勁所在。要在確保質量和穩定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縮短建設週期,促使更多的項目早開工、快竣工,形成新的增長點、聚成新的增長極。
1.打好土地出讓攻堅戰。加大工作力度,創新招法舉措,積極穩妥做好拆騰遷工作。加快推進土地整理及掛牌,完成金融城23號地拆遷工作,實現金融城38號地、多倫道、友善裏等地塊出讓,爲源源不斷的項目建設拓展更多空間。
2.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華勝村及南京路偉城等項目全面啓動;天河城、現代城等項目加快推進;泰安道五號院寫字樓、新華世紀廣場等項目如期竣工;恆隆廣場、世紀都會等項目開業經營。全年建設規模450萬平方米,竣工100萬平方米。
3.打好重點地區提升改造攻堅戰。按照“一軸三區”的空間佈局,加快推進勸業場地區提升改造,高水平編制規劃方案和城市設計,啓動原公安分局地塊、警備區地塊等項目建設。搞好五大道重點區域的保護利用,民園廣場、先農商旅區二期開業運營,帶動周邊深度開發。加快實施西開教堂、大沽北路沿線等地區提升改造,打造更多新亮點。
(三)提升環境質量,創造綠色發展的嶄新局面
要把營造生態宜居的環境,作爲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標準落實美麗天津·一號工程任務,圍繞“四清一綠”目標,加大治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使我區成爲全國最美麗城區之一。
1.提升居住環境。加快推進“美麗社區”建設,完成舊樓區綜合提升改造,啓動物業管理規範化建設。搞好老住宅電梯、消防等設施的更新維護。推進金融、商業、便民服務進社區,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加快停車設施建設,規範重點道路交通秩序和停車管理。全面推廣街道行政執法授權試點工作,建立“一支隊伍管全部”模式。廣泛動員羣衆參與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2.提升生態環境。做好新建補建集中供熱改燃。開展道路工地揚塵、餐飲油煙污染綜合治理。加強PM2.5監測,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工作。推行立體綠化,實施見縫插綠,新建提升綠地6.5萬平方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開展環境友好型學校、社區和安靜居住小區創建工作。高標準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3.提升市容環境。搞好繁華地區和“六小”問題專項治理,完成綿陽道地區綜合整治任務,讓多年治理的難點變成環境的亮點。推進環境秩序分區分級管理,打造一批優美環境示範路。新建提升一批夜景燈光。加強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擴大垃圾集中密閉收運範圍,推行餐廚垃圾一體化處理。在全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繼續保持前列。
(四)改善民計民生,築牢和諧發展的堅實根基
讓人民羣衆過上美好生活,是一切工作的最終歸宿。要抓住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羣,精心實施20項民心工程,高標準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託底保障困難羣體基本生活,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居民。
1.加大保障力度,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促進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聯動,發揮現代服務業集聚優勢,吸納大學生就業創業,做好睏難羣體就業工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深化“二元三級”長效救助機制,用好四個專項救助資金,努力實現社會救助的公平可持續。加強殘疾人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籌建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做好慈善、福利和優撫工作。
2.發展社會事業,提高居民滿意指數。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進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現代化達標建設,完成昆明路小學成都道校區等改擴建、逸陽小學提升改造工程,擴大一流校長、優秀教師隊伍,基礎教育繼續領先。鞏固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成果,開展好文化品牌系列活動,豐富活躍社區生活。改擴建區中醫醫院、區婦產科醫院,推進健康家園和“國醫堂”建設。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提升改造和平體育館,紮實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3.創新社會治理,提高居民安全指數。重視做好羣衆來信來訪工作。加強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制度。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實現健康有序發展。深化“平安和平”建設,依法嚴密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進一步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推進人民防線基層基礎建設。加大對食品、藥品、消防、交通安全的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4.深化創建活動,提高城區文明指數。廣泛開展“中國夢·我的夢”和美麗天津、美麗和平等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幹部羣衆熱愛天津、建設和平的積極性。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搞好“感動社區·感動和平”人物評選表彰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深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推進“十佳公僕”評選表彰活動。高標準做好全國文明城區複查工作。
(五)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凝聚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區的有機統一,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廣泛調動各方面力量,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1.強化民主政治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發揮政協作爲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僑務、對臺和外事工作政策。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聯繫和服務羣衆的作用。進一步做好老幹部、檔案和保密等項工作。搞好國防動員、國防教育和雙擁共建活動,推動軍政軍民融合發展。
2.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搞好機構和職能整合,規範機構設置。圍繞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3.深化法治和平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貫徹“六五”普法規劃,增強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形成良好法治環境。
三、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要把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爲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以爲民務實清廉爲主要內容,教育黨員幹部踐行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着力解決“四風”問題,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一)堅持理論武裝,抓好思想政治建設
思想理論武裝是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要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信仰追求,增強擔當意識,樹立爲民情懷。在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二)堅持重在實幹,抓好乾部隊伍建設
黨員幹部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要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健全完善幹部考覈評價、從嚴管理等機制,重視培養選拔親民近民、務實創新、清正廉潔的好乾部,不斷激發幹事創業的活力。積極推廣“一線工作法”,加大幹部交流力度,選派150名左右處、科級幹部到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信訪一線掛職鍛鍊、增長才幹。切實加強幹部監督體系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夯實基礎,抓好基層組織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落實羣衆路線的堅強堡壘。要以激發活力、提升能力、凝聚合力爲重點,加強分類指導,不斷探索創新,更好地發揮基層組織服務黨員羣衆的積極作用。深入開展黨政機關、街道社區、窗口單位服務品牌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加強新經濟和新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積極探索多樣化黨組織組建模式,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雙覆蓋”。創新黨員服務形式,增強黨員隊伍活力。
(四)堅持更高標準,抓好黨的作風建設
改進作風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要強化問題導向,堅持嚴格要求,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活動質量。堅持開門搞活動,深入基層、深入羣衆,聽取意見建議,確保全過程都發動羣衆參與、置於羣衆監督之下。注重實效,深化完善各級領導和機關幹部聯繫社區、幫扶困難羣衆的長效機制,努力辦好一批羣衆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事。進一步精簡會議、改進文風,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於落實工作、推動發展。發揚拼搏精神,敢於負責、勇於克難、甘於奉獻,樹立勤政爲民良好形象。
(五)堅持懲防並舉,抓好反腐倡廉建設
清正廉潔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着力點。要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建立健全廉政教育防範機制,增強黨員幹部廉潔自律意識。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認真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規定,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改起,持續用力、動真碰硬。強化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保持黨的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同志們,和平區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我們肩負着建設美麗和平的新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識、彙集加快發展的合力,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全面增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優勢,爲加快建設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區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