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出版社原黨委書記趙國強終生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為民服務螺絲釘哪裡需要哪裡擰
天津北方網訊:『我們的國強書記既要做電工、木匠,還得做心理醫生。他像親人一樣關心著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像螺絲釘一樣,哪裡需要就在哪裡;又像是潤滑劑,保證了社內工作的良性運轉。』這是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員工們對原黨委書記趙國強的評價。今年2月11日,趙國強因癌癥搶救無效逝世,享年59歲。作為本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趙國強身上處處體現著一個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對待工作,趙國強恪盡職守,堅持最高標准。在新華印刷二廠工作時,同事們管他叫『趙老萬』: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一萬印,否則就不下班回家。工作多年,他從來沒有休過一次假。在生活中,趙國強廉潔自律,從不以權謀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趙國強罹患癌癥後,他對家人說:『不能找單位借一分錢,不能佔國家和組織的便宜。』就連去醫院看病,他都是騎電動自行車去,說什麼也不肯向單位借車。
身為黨委書記,趙國強勤勉節儉、艱苦朴素的共產黨員本質不變。他有一套自己的修理工具,桌椅壞了,他幫忙修;水槽堵了,他直接用手去撈污物;廁所髒了,他及時清掃。水房水槽的塞頭,就是趙國強用廢舊的鐵絲做的,能防止廢物進入下水道。出版社搬遷的時候,趙國強號召大家自己動手,乾了一整宿,為出版社節省下幾萬元。
趙國強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的問題,真正把工作做到職工心裡。校對科的日光燈,都是他自己動手安裝的。這些燈原本內嵌在天花板裡,趙國強說,校對工作費眼,這樣對大家的眼睛不好,得改改。在黨務工作方面,出版社所有黨員、積極分子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經常主動找到他們談心。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趙國強創造了基層評議領導的形式。職工們有問題、有建議都積極找他反映。在人民出版社,大家都說:『國強書記是我們的貼心人,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