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環保局對2012年至2014年4月兩年多開展的顆粒物源解析結果顯示,天津的大氣污染物以本地產生的爲主,前四位依次是揚塵、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該條例,天津將擴大公衆參與,實行羣防羣治。
天津市環保局對2012年至2014年4月兩年多開展的顆粒物源解析結果顯示,天津的大氣污染物以本地產生的爲主,前四位依次是揚塵、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
保護環境,突圍“霾”伏,人人有責。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高紹林介紹說,防治大氣污染需要廣泛吸收公衆參與,羣防羣治。條例對保障公衆參與大氣污染防治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作了規定。
一是環境信息公開。政府有關部門要公開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公開依法查處的違法行爲和處罰結果,並記入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公開排放大氣污染物種類和數量等環境保護信息,接受公衆監督。
二是公衆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大氣污染違法行爲,都有權舉報。對查證屬實的,給予獎勵。單位和個人發現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依法履行大氣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可以向其上級機關或者檢察機關舉報。
三是保護舉報人。接受舉報的機關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給予保密,並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在法律責任中規定,對接受公民舉報或者其他部門移送案件不依法查處或者泄露舉報人信息的,對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共分爲11章、97條,2015年1月由天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