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衆志成城決戰決勝
——市委十屆八次全會濃墨描繪“十三五”新藍圖
天津北方網評:砥礪前行、步伐堅定,衆志成城、決戰決勝。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承載着全體人民的夢想。落實中央對天津定位、推動美麗天津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十三五”寄託着海河兒女的希望。
五年,放諸歷史長河不過滄海一粟。然而,即將到來的五年,不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還是在這座城市成長髮展的進程中,都將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
如果說未來五年的天津是一座好戲連連的舞臺,那開啓大幕的正是剛剛閉幕的市委十屆八次全會——會議通過《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五大發展理念”爲經,以“五大戰略機遇”爲緯,從指導思想到主要目標,從重要任務到堅強保障,如同繪筆勾勒美好藍圖,如同戰鼓催動萬馬千軍。
揮別“十二五”,天津站在了新的起點上。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城鄉面貌呈現新氣象,生活水平實現新提升,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五年跨步,繼往開來,夯實了“十三五”發展的堅實基礎。
展望“十三五”,責任與使命重大,機遇和挑戰並存,如何破繭成蝶、更上層樓?全會給出了清晰座標:增後勁、補短板、促均衡、上水平,加快實現中央對天津的定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這幅美麗天津的新畫卷中,基本實現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一基地三區”定位,是黨和國家賦予天津的歷史重任;建設成爲高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經濟發達之都,充滿活力、競爭力強的創新創業之都,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綠色宜居之都,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諧幸福之都,這是我們結合自身實際,用“高質量小康社會”向黨和人民交上的一份滿意答卷。
二
矚目“十三五”,邁向全面小康的現實方位如此清晰。以戰略眼光審視大勢和大局,準確分析不利因素和有利條件,未雨綢繆,系統謀劃,這是贏得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凡是過去,皆爲序章”。發展前後相續,正是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在機遇、挑戰和期待中奮勇前行。
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協調作爲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把綠色作爲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把開放作爲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爲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十三五”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是關係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社會變革,都必然伴隨一次思想解放。
回顧天津“十二五”的發展歷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一些重點領域的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突破,美麗天津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成效,原因有許多條,但根本的一條,就是按照適應新常態的要求,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更新理念。
在全面小康的行進座標中,解放思想是動力源泉。以思想領先促進發展領先,跳出天津看天津,追求更好,敢於突破,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搶佔發展制高點。
從堅持推動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全面創新,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到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升發展整體效能;從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水繞津城、城在林中、天藍水清、鬱鬱蔥蔥的宜居環境,到堅持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從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到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匯聚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用新理念推動新發展,把戰略機遇期轉化爲調結構轉方式的突破期、持續發展的黃金期,爲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提供多元動力、多級支撐,我們將迎來更有溫度的發展、更有質量的發展、更有效益的發展。
三
圓夢全面小康已經到了決勝階段。無論經濟形勢如何風雲變幻,不管改革發展面對多少攻關,“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這一目標堅如磐石。
“天津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機遇千載難逢,發展潛力巨大,但短板和矛盾依然存在,面臨諸多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強化機遇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在補齊短板上下功夫,使各項舉措有的放矢,促進整體發展,提高發展質量。”
“必須牢牢把握‘五大戰略機遇’,全面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重大戰略,優勢做優、強項做強、特色做特、補齊短板。”
……
面對過去與未來的接替、承續和更新,面對人民羣衆的殷殷期待,重任如何擔起?
這道理,那道理,實幹纔是硬道理。“十二五”時期,全市形成了團結幹事的濃厚氛圍,凝聚了可貴的民心民氣,探索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具有天津特點的發展路子,爲“十三五”時期和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成績的取得靠的是什麼?答案毫無疑問,是實幹。“十三五”時期任務更爲艱鉅,實現新的發展目標,更加需要各方面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生動局面。
改革發展遭遇硬骨頭,就一定要想辦法啃下來。轉型升級遇到阻力,就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領導幹部必須肩負起抓發展這個重任,面對困難不躲,遇到矛盾不繞,咬定目標不放,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防風險、保民生,以有爲的精神、有力的舉措、有效的工作,克服各種困難,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以實幹爲立身之本,把實幹作爲一種信念去堅守,作爲一種品格去鍛造,作爲一種準則去踐行,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與本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沒有什麼難關險隘不可攻破。
矚望未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好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決勝之戰,蹄疾步穩、行穩致遠,把民生改善書寫於“十三五”的年輪,把人民幸福鐫刻在通向全面小康的里程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