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天津北方網訊:北大港溼地的候鳥遷徙大幕還未落下,津城海河沿線又開始上演一年一度的觀鳥期。連日來,隨着大批越冬紅嘴鷗陸續到達海河劉莊橋和直沽橋附近的河面,越來越多的市民聚集在橋上或岸邊的親水平臺觀鳥、拍鳥。日前,記者在現場看到,30多名來自北京和河北的攝影愛好者也專程趕來,架起長槍短炮,抓拍冬日裏成羣紅嘴鷗的美麗瞬間。 “這幾年,每年冬天都有不少紅嘴鷗飛來天津越冬,去年最多的時候一度達到2000多隻,它們基本都扎堆在劉莊橋和直沽橋下的河面上,這一帶的紅嘴鷗最多,現在這裏目測有500只左右,過幾天還會有飛來的。”昨天,在海河東路劉莊橋下的親水平臺上,正在拍鳥的北京攝影愛好者周先生介紹說,天津海河的紅嘴鷗已經成爲冬日裏的一處景觀了,在他們的攝影圈裏,這裏一直被譽爲“拍鷗勝地”,雖然目前正趕上劉莊橋施工改造,但依然沒有擋住大家的熱情。 紅嘴鷗俗稱“水鴿子”,這種候鳥一般集結於海岸、河流等水域。由於近期天氣晴好,海河水面還沒有結冰,記者在岸邊的親水平臺看到,紅嘴鷗時而成羣在水裏嬉戲;時而振翅飛起,在空中盤旋;時而撒歡兒似的腳踩水面,水花四濺……伴隨着這歡樂的場景,紅嘴鷗的陣陣鳴叫聲也清晰入耳。期間,只要有市民向在空中盤旋的紅嘴鷗揮手,它們便會友好地向其靠近,很是親人。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與往年相比,今年向紅嘴鷗投喂小塊燒餅、餅乾等食物的市民明顯少了,人們只是靜靜地觀賞、拍照,不去打擾眼前的美好。候鳥專家表示,紅嘴鷗在城市水域聚集,其實主要是在進行一種覓食活動,此前一些市民原本想親近鳥類,熱情地“招待”這些遠方來客,但卻忽略了這可能會讓它們過於依賴人類,難以適應自然環境變化;而且所投喂的食物可能也多半沒有被鳥吃到,而是沉入水底,造成河流污染。如今這種現象基本沒有了,說明人們生態保護意識又上了一個臺階。據瞭解,紅嘴鷗以魚、蝦、螺、昆蟲爲主要食物,而海河中不乏這些生物,完全可以滿足紅嘴鷗的體能補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