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是《天津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實施後的第二個春節假期。記者走訪發現,與去年相比,馬路上的“炮攤兒”少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少了,大街小巷地上的炮皮碎屑少了,刺鼻的“火藥味兒”也少了。
變化:炮攤兒大幅減少銷量大不如前
記者從市安全監管局瞭解到,今年大幅減少了煙花爆竹臨時零售點數量,嚴格規範審批條件,保障了本市煙花爆竹經營市場安全。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不僅炮攤兒比以前少了,各炮攤兒所售賣的煙花爆竹種類數量也比去年少了。在位於雅安道上的煙花爆竹臨時零售點,銷售人員劉先生告訴記者,營業額僅相當於去年的三分之一,而且鞭炮基本不賺錢,只有小孩兒玩的小型禮花稍微賺點錢。
記者走訪其他炮攤兒,攤主們普遍反映,整箱的鞭炮和大中型煙花根本賣不動,普通市民一般是買小鞭炮和小型煙花;今年上游批發環節進貨數量就少,零售環節銷量不好,更不敢躉太多貨,害怕砸手裏。
市民:環保意識增強從心裏不願放
記者發現,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覺遵守“限炮令”,在規定的區域和時間段燃放煙花爆竹。
記者走訪發現,除夕夜,家住地華里的楊先生正在小區外的空地上放炮。他告訴記者:“按照規定,雖然除夕夜當晚可燃放到轉天凌晨2點,但他就打算在跨年的那一刻放一掛炮就得了,沒必要打擾別人休息,又影響空氣質量。”大年初一和初二,記者走訪發現,白天放鞭炮的市民較少,晚間有家長帶着小孩燃放小型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