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本市萬餘名幹部羣衆利用休息日義務植樹,點染綠色,播種生機,這既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綠化美化行動的響應支持,也反映出全市羣衆加快改善生活環境、構建綠色家園的熱切期盼。
生態是最公平的福利,環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多年來,市委、市政府持續開展大規模綠化造林,以環城鎮、環村莊、沿公路、沿河道、沿軌道“兩環三沿”爲重點,護綠添綠,構築綠色屏障,拓展環境容量,悉心經營“綠色銀行”,讓綠色成爲美麗天津的底色,讓城市更加生態宜居。天津在全國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全市四分之一國土面積納入永久性保護範圍,全力實施生態修復,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區域保護體系,讓城市的綠色“家底”保值增值。我們充分挖掘城市邊邊角角,對中心城區274座橋樑橋下空間進行了集中治理,新建鹽坨公園等一批公園,開展多輪市容環境綜合整治,見縫插綠、立體播綠、應綠盡綠,讓城市的綠色“積蓄”日漸豐盈。“十二五”時期,全市共完成造林155萬畝,新建提升綠化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建成一批郊野公園和城市公園,林木綠化率提升至23.7%,綠化覆蓋率達到36%。“綠色福利”呈現在人們漫步公園“氧吧”之中,呈現在車行津門的滿目蔥蘢之中,呈現在居民社區的林蔭愜意之中,園林綠化建設在美麗天津調查中滿意度達94.8%,羣衆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綠色“獲得感”。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生態建設的腳步決不能有一刻停歇。“十三五”時期,本市將着力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綠色宜居之都,力爭再造林170萬畝,將林木綠化率提升到28%以上,天津將成爲林繞城轉、人在林中、城在林中的綠色家園。爲實現這一目標,特別要按照今年植樹造林總體安排,不折不扣地實施好13項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和“十綠”工程,把綠色送到百姓家門口,讓生態大綠美化津城。一年一個新臺階,年年都有新變化,通過持續不斷努力,“七十二沽春水活,午雞聲裏野桃開”的詩中意境,將成爲生活中的尋常實景。
樹木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大自然奉獻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必須格外珍惜呵護。綠化美化城市,需要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推進。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個城市裏,祖祖輩輩在這塊土地上過日子,保護好環境、扮靚美麗家園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每一位居民都應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愛護城市的一草一木,共同爲維護美好家園盡一份心、出一份力,讓綠色成爲我們心中的幸福底色,爲子孫後代留下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