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節,趙碧珍覺得特別漫長,她患有心髒病,需要更換心髒瓣膜,因為手術必用藥魚精蛋白缺貨,她只能在病房裡排隊等藥。她的病友們等不及,已陸續離開,她一直在等待,但不知何時能等來『救心』的藥。魚精蛋白全國性缺貨,今年並非第一次。5年前,也曾經出現過。據報道,低價救命藥,越來越高頻率出現缺貨。
低價救命藥缺貨,大眾的看法如何呢,網友@不著調的瘋子:廉價救命藥缺貨已經不是新鮮事了,背後肯定有黑手在牟利;網友@貝貝媽1111:低價藥缺,高價藥就不缺了吧。這其中是否有其他原因呢?之前家裡人吃了近一年的門特藥品也沒了,結果換了一種貴了一倍的藥……難解其中味;網友@章魚的海:對於這些救命藥,保證供應是前提,放開藥品價格是市場化必然。為何『魚精蛋白』會缺貨?某三甲醫院藥劑科負責人介紹,魚精蛋白在國內有兩家企業生產,幾十年來維持同一售價,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企業方面生產藥品的經濟驅動力大大降低。事實上,在5年前,魚精蛋白就曾出現過大面積缺貨,並引起了各界關注。後來,藥企加緊生產,缺貨情況得到緩解。時隔5年,這種價格低廉的手術必需藥品再度缺貨。有不願意具名的院方人士說,這次之所以缺貨,是因為北京的那家企業生產的藥品僅供北京地區使用,不再流通到北京之外的區域。因此,所有供藥壓力全部壓在上海的那家企業。該人士還推測,這可能是藥品生產企業漲價的前兆。
業內人士分析,廉價藥『玩消失』暴露了我國基本藥物制度還存在著明顯缺陷。其中最大的短板是,公共財政對基本藥物生產供應體系投入不足,保障不力。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醫改得向藥改延伸,重點是加大公共財政對基本藥物生產供應體系的投入,保證基本藥物生產供應企業的合理利潤;根據市場上廉價藥短缺品種和需求量,選定廉價藥定點生產企業,在專項資金、銀行貸款、稅收等扶持政策上給予傾斜;在廉價藥生產質量和數量環節上進行有效監督管控,讓廉價藥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有序生產,並建立廉價藥專供渠道,打擊藥品多手轉讓、層層抬價和廉價藥壟斷經營等不良現象。
廉價藥與廣大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必須有一個保障性的銷售渠道,並給予生產廠家合理的銷售利潤,激發藥企的生產積極性。否則,廉價藥終要成為『一藥難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