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率先推出“無紅包醫院” 一經查實解聘醫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 作者:趙穎妍 編輯:趙穎妍 2016-08-12 07:39:00

內容提要: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黨委始終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爲引領,堅持把學習教育同做好醫院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東風猶如一粒種子,在春雨中紮根發芽,在夏日中茁壯成長,紮根在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639名黨員的心中……

  天津北方網訊:傳承紅色基因舉辦“光輝歷程 紅色醫藥圖片展”;整合醫院優勢資源成立兒科診療中心;關注“治未病”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廉潔行醫創建無紅包醫院;規範化煎藥室確保中藥煎煮科學有效……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黨委始終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爲引領,堅持把學習教育同做好醫院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東風猶如一粒種子,在春雨中紮根發芽,在夏日中茁壯成長,紮根在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639名黨員的心中。

光輝歷程 紅色醫藥圖片展

  “我們把‘兩學’作爲基礎,要講‘四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在“一做”方面強調做實、做好。”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黨委書記範玉強說,“我們把‘學’作爲筋骨,把‘做’作爲血肉,只有把在血肉與筋骨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不出現兩張皮,才能實實在在地爲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

  在醫院一樓的“津門醫粹”中醫藥文化博物館,紅色醫藥圖片展格外醒目,約200平方米的展區共展出了300多幅由醫院職工提供的黨史圖片和200多本黨史書籍,向大家展示了1927年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革命根據地開展的醫療衛生工作。

  “紅色醫藥圖片展”一方面宣傳了黨的光榮歷史和豐功偉績,激發廣大黨員幹部愛黨愛國激情,另一方面也是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團結激勵廣大職工凝心聚志、共謀發展,一切爲了人民健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醫院成立兒科診療中心

  醫院更是將“兩學一做”落實在爲羣衆解決困難上,院黨委把百姓急需提升的就診環境、就診感受作爲工作的重點。“在全市來講,兒科大夫特別是優秀的專家比較緊缺。考慮到兒童的免疫力相對不如成人完善,到一個醫療機構如果患者很多,就診容易被傳染上其他疾病。所以我們在醫院門診四樓建立了獨立的兒科診療中心,把所有的專家優質資源都集中到這裏,就診環境,就醫流程重新再造,爲全市兒童提供服務。”範玉強書記說,“一站式診療服務減少了患兒跨區域流動,滿足患兒的就醫需求。”

樂園式就醫環境

  此外,色彩斑斕的就診環境,兒童樂園式診療區域,消除了患兒對醫院的緊張不適。中心推出的預約診療也使廣大患兒得到了良好的診療服務。“我家住外地,孩子每年寒暑假都會來這個醫院看病,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病情有了很大好轉。這次再來看病時,醫生們藍色的工作服讓我們都覺得很放鬆。”一位來自杭州的患兒正在就診,她的家長告訴前沿新聞記者,現在兒科實行預約制,更加人性化,減少了很多等候時間,讓外地患者感到非常便利。

患兒實現預約就診

  前沿新聞記者瞭解到,爲保障每位患兒良好就醫,中心專家當日只接診15—20位病人。在醫師爲患兒診療後,將有護師、藥劑師(臨牀藥學)、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共同參與診療服務,使患兒全面接受到診斷、治療、心理諮詢、營養指導和護理指導。

亞健康人羣在健康管理中心進行治療

  爲了更好地服務百姓,增強人民羣衆防病能力,中醫藥研究院在中醫“治未病”方面創新探索,集中專家力量開設了健康管理中心,爲人們提供屬於私人定製的個體化健康管理服務。

醫生免費普及健身操

  中心針對健康人羣和亞健康羣體開展中西醫健康查體,同時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進行評估疾病風險——制定養生干預手段的一站式服務,通過對個人或羣體的健康狀況做出早期評估、分析、預警,並制定出個體化體質報告,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專家依據體質報告設定針對個人的中醫干預方案和養生建議,提供適宜體質飲品、音樂、藥膳和養生護理等指導,用以調整並改善人體的體質狀況。醫院通過結合現代醫學方法進行健康管理,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讓大家不發病、晚發病、病後發展緩慢,發病後減少併發症。

  在門診大廳,市民一眼就可以看到懸掛的“無紅包醫院”的橫幅。這是中醫藥研究院在全市衛生系統率先推出的“無紅包醫院”,凡一經查實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將直接給予解除聘用合同的史上最嚴管理規定。

  據瞭解,全院職工簽定了“拒收紅包”承諾書,並落實醫患雙方“不收不送紅包”協議書雙簽字制度。要求醫務人員收到“紅包”立即退還病人,因特殊情況不能退還的,在48小時內上報醫院,沒有正當理由逾期不告知、不上繳的,視爲收受“紅包”,一經查實,給予解除聘用合同處理。對執意送“紅包”的患者列入就醫“黑名單”,醫護人員有權拒絕爲該患者進一步治療和護理。

煎藥過程完全透明化

  有一種說法是“中醫毀在中藥上,中藥毀在煎藥上”,爲此,中醫藥研究院採取一系列的措施,讓飲片的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在一樓中藥百草廳取藥大廳,很多患者正在通過觀看視頻直播,等候自己正在煎煮的中藥,這就是中醫藥研究院藥學部利用信息化管理開展中藥煎煮工作的一個窗口。

  煎藥中心以先進的設備,科學的管理,嚴格的制度,創新的理念出色的完成了培訓任務,並且以誠懇開放的態度接受患者監督,使煎藥工作更加規範化、透明化,煎煮的中藥品質受到中醫藥專家和患者的認可。煎藥中心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左右,分上下兩層。一層設置收藥區、泡藥區、煎煮區、清洗區、儲藏區、發藥區等工作區域,配置十功能煎藥機40臺,可滿足日均200張處方以上的煎藥量;二樓配置11臺十功能煎藥機,還設置膏方區、單煎區及2臺大容量的煎藥設備,可滿足膏方、大付數及單煎處方的煎煮需要。

  中醫研究院專門組織了一班人馬搞攻堅,成功研發出來自動泡藥系統,成功解決了傳統煎藥容易出現的加水過多或過少影響藥品質量的問題。藥煎煮的整個過程都採用信息化管理,每張煎藥處方都有自己的條碼,收藥人員掃碼後,系統根據處方的用法用量和用藥頻次打出帶條碼的煎藥標籤,並隨處方和藥品進入泡藥環節。自動泡藥系統會根據處方用藥的性質和重量自動計算加水量和浸泡時間,並在泡藥結束後發出報警提醒煎藥人員可進入煎藥環節。

  煎藥人員將泡好的藥品處方掃碼後投入煎藥機,按照煎藥機操作規程進行煎煮操作,煎煮過程的工作曲線在煎藥室門前的大屏幕上現場直播,煎藥室負責人隨時監督檢查。

  藥煎好後,每個藥袋都貼好帶有條碼的標籤,按照病區的順序放置在儲藏區,儲藏區爲陰涼庫,溫度控制在20℃以下。擺藥時掃碼覈對,由工作人員送至門診和病區。

  “把環節提升和關鍵點的提升轉變到全面提升和協同提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突出中醫藥的特色,才能夠落實醫改的方針政策,才能夠讓患者滿意。”範玉強書記說,未來,中醫藥研究院將在病人滿意度上下功夫,保證在天津市人民身心健康上多做,做好,讓百姓更加滿意。(前沿新聞記者趙穎妍)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