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壞處準備 爭取最好結果 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 作者:胡玉寶 編輯:尹辰辰 2016-09-20 09:00:24

內容提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底線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掌握這種思維方法就能做到認真評估決策處事的風險,估算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從而處變不驚、守住最後防線。

  天津北方網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底線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掌握這種思維方法就能做到認真評估決策處事的風險,估算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從而處變不驚、守住最後防線。《禮記·中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有備無患、遇事不慌。這是古人對底線思維高度凝練的概括。底線思維是一種典型的後顧性思維取向,是公共管理科學中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底線思維注重的是對危機、風險、底線的重視和防範,管理目標上側重於防範負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會動盪。底線起着“最起碼保證”的作用。同樣道理,底線思維起着與“最理想境界”、“效益最大化”相對應的“最低防線”、“危機最小化”的作用。基於這種底線思維所進行的底線管理,是公共管理體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底線思維實質上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上的辯證法。當前,我國處於發展的快速期,也是矛盾的濃縮期。在一個矛盾多樣、衝突多發、薄弱環節較多的階段,底線思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領導幹部樹立底線思維,就要做到:

  一是全面把握實情。對實際情況要有充分的瞭解,把握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對於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危機要有充分的準備,制定預案,防患於未然。

  二是樹立正確政績觀。摒棄爲了出政績、樹形象而不顧一切後果,只有前瞻沒有後顧的錯誤思維方式。從守住底線開始,量力而行,步步爲營謀求發展。

  三是樹立風險意識。善於排查各種潛在風險,找出安全與風險、常態與危機的分水嶺,守住各種風險的底線,如安全的底線,秩序的底線,績效的底線,利益的底線等。

  四是強化過程管理。關注矛盾轉化的思維和決策過程,着眼於負面後果,建立防範體系。在防範的同時,更在於積極轉化,着力做好矛盾的轉化工作,力爭把壞事變好事。(北方網編輯尹辰辰)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