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概況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作者: 編輯:張璟 2016-09-28 10:58:50

  紅一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1934年10月初,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放棄中央蘇區,將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共中央機構向西轉移至湖南西部與紅二、六軍團會合,這一決定未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及機關直屬隊共七萬五千至八萬一千人,從瑞金、古城向西轉移,由此開始了中央紅軍歷時一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紅二十四師和地方部隊共1.6萬餘人則被留下在項英、陳毅等人領導下進行遊擊戰,開始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蔣介石預見到中央紅軍的意圖,在紅軍前往湘西的必經之路上集結大量兵力組成四道封鎖線。10月21日晚,中央紅軍在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一帶突破國民革命軍第一道封鎖線,25日全部渡過信豐河,攜大量輜重沿粵贛、湘粵湘桂邊緩慢西行。1934年11月5日至8日,突破了廣東城口與湖南汝城之間的第二道封鎖線。13日至15日,在郴縣、良田、宜章、樂昌之間突破第三道封鎖線。25日,中央紅軍決定從興安、全州之間西渡湘江。中央紅軍面對國民革命軍全面進攻,於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曆時5天,從廣西興安縣至全州縣間,才渡過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湘江戰役之後,出發時的八萬餘中央紅軍僅剩下3萬餘人。

  1934年12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從廣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嶺。1934年12月14日,佔領貴州黎平縣,打開通向貴州的門戶。12月28日,尚未恢復權力的毛澤東在黎平會議上力主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提議向四川、貴州邊界進軍,建立以遵義爲中心的新蘇區。這個計劃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強渡烏江。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攻克遵義,進行休整。在這段時間,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旨在研判今後的軍事、政治方針。遵義會議是長征乃至中共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會議否定了博古、李德的提議,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和嚴重危害。會議決定張聞天代替博古總負責政治和黨務,軍事上則由周恩來爲主、毛澤東爲輔進行總指揮。不久又成立了“三人團”(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總負責軍事。

  1935年1月28日-2月9日,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在貴州土城與國民革命軍郭勳祺等部隊激戰,雙方損失慘重,一渡赤水。1935年2月28日,再佔遵義城。1935年3月21日,由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史稱“四渡赤水”。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烏江。1935年4月25日,進入雲南,分三路西進。1935年5月9日,在雲南皎平渡渡過金沙江。5月22日,紅一方面軍主力進入涼山彝民地區。朱德以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名義頒發《中國工農紅軍佈告》說,同日,中革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根據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同彝族沽基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爲盟,結爲兄弟,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彝民沽基支隊,又使老伍族中立。在彝族同胞的幫助下,紅軍於23日順利通過彝民區,24日晚進至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先遣隊自四川石棉縣安順場強行渡過大渡河。1935年5月29日,佔領四川瀘定縣瀘定橋。

  1935年6月12日-7月7日,中央紅軍部隊翻越四川夾金山、夢筆山、亞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1935年8月29日-8月31日,全殲堵擊紅軍北上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打開了進軍甘南的門戶。後與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面軍會合。然而,因爲張國燾堅決南下而反對中央的“北上路線”,冒險度過大草地的中央紅軍與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又被迫分裂。1935年9月17日,攻佔天險臘子口,進入甘南哈達鋪。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盤山。1935年10月19日,抵達吳起鎮(今陝西吳旗縣),紅一方面軍長征結束。

  紅四方面軍

  紅四方面軍是工農紅軍主力之一,由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領導,1931年11月7日成立於鄂豫皖蘇區。1932年5月遭受國軍圍剿,於9月突圍西行5千里,於12月過大巴山入川北,1933年1月佔領通江,建立川陝根據地,這是第一支長征的紅軍。

  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張國燾戰略配合紅一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令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根據地,強渡嘉陵江,向西挺進,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5月中旬佔領了茂縣、理番。6月,抵達岷江以西的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6月17日,張國燾、陳昌浩反對向東向北發展的川陝甘方針,覆電中共中央,認爲“北川一帶地形給養均不利大部隊行動”,“敵已有準備”、不宜過岷江東打。提出向西發展,“組織遠征軍,佔領青海、新疆”。不久,張國燾率左路軍穿過鬆潘草地到達阿壩後,拒絕繼續北上,南下再過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創建根據地,但屢遭挫折,部隊損失嚴重。

  1936年7月,張國燾最後同意紅四方面軍主力向毛兒蓋集中,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二、六軍團旋即組成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936年10月22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期間嘉陵江戰役、土門戰役、包座戰役、綏崇丹懋戰役、天敬雅邛大戰役等戰役,國民革命軍傷亡5萬餘人。

  紅二十五軍

  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成立於鄂豫皖蘇區,1934年10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十五軍主力和鄂豫皖省委從河南省羅山縣向西轉移,進入陝南,11月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此時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委員吳煥先、政治部主任鄭位三。1935年7月,爲策應中央紅軍,西進甘肅東部,9月到達陝甘蘇區,與劉志丹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會於延安附近,成立第十五軍團,共約七千人。在紅一、三軍團到達陝甘蘇區後,與之合編爲紅一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是長征後期組成的,下轄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軍團長賀龍。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湖南桑植劉家坪開始展開長征,於1936年4月在雲南麗江渡過金沙江,翻越玉龍雪山。1936年7月2日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

  1936年7月5日,奉中央軍委指示,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與紅三十二軍組成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治委員關嚮應。在紅四方面軍左縱隊之後跟進,1936年10月22日在甘肅靜寧縣將臺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師,行程近兩萬裏。

  三大主力會師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

  同年年底,紅四方面軍部分主力(約一半)加上紅一方面軍紅五軍團組成“西路軍”,約兩萬人,在虎豹口度過黃河之後,向甘肅河西地區前進,打通對蘇聯的國際交通線失敗,全軍僅剩四百餘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帶領下,到達新疆星星峽,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繳械投降。

  4、毛主席對長征的高度評價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之後,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闢的總結。

  5、偉大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兩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爲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他們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出的英雄史詩。

  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爲安的關鍵。長征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強大隊伍,長征中紅軍表現出的對革命的必勝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成爲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前進的巨大動力。

  長征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的航船終於有了一位能駕馭其進程的舵手!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爲代表的一批黨的領袖人物,

  長征屬於世界,長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情景一: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紅軍開始了長征。這時,遠隔千里的蔣介石指着地圖狂妄地叫道:”他們是走向深淵,走向死亡!

  短短的一年後,當他面對追獲的一大堆爛草鞋的時候,他方纔意識到,這股頭戴紅星、足踏草鞋的鋼鐵洪流是不可阻擋的……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