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文化交流年閉幕 從各美其美走向美美與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裴劍容 李文清 編輯:王舒瑤 2016-11-22 14:53:11

內容提要:祕魯國家考古、人類學和歷史博物館早上一開門,慕名前來參觀“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祕魯行”展覽的當地民衆就絡繹不絕。表情莊嚴的兵馬俑、紋飾精美的玉器、巧奪天工的瓷器……作爲“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壓軸大戲,這次展覽爲祕魯人民獻上了一場中國文化的盛宴。

  祕魯國家考古、人類學和歷史博物館早上一開門,慕名前來參觀“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祕魯行”展覽的當地民衆就絡繹不絕。表情莊嚴的兵馬俑、紋飾精美的玉器、巧奪天工的瓷器……作爲“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壓軸大戲,這次展覽爲祕魯人民獻上了一場中國文化的盛宴。

  近一年來,“中拉文化交流年”充分發揮文化的橋樑紐帶作用,數百場文化活動覆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近30多個國家,華夏文明與拉美文明相互碰撞、對話、交融,拉近了中拉雙方人民的距離,夯實了雙方交往的民意基礎。

  “中拉時間”精彩紛呈

  3月18日下午,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作爲“中拉文化交流年”開幕式演出前的一次社區暖場活動,來自哥倫比亞“激情加勒比”舞蹈團的藝術家身着民族盛裝現身北京三里屯街道,與中紡里社區“鶯歌燕舞”舞蹈隊的大媽們“以舞會友”。

  六天後,題爲“中拉時間”的開幕式演出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一場集古巴薩爾薩舞、阿根廷探戈舞、墨西哥“瑪利亞奇”音樂等爲一體的拉美藝術表演,拉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拉最大規模文化交流盛事的大幕。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巴西期間提出了在2016年舉辦“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了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熱烈迴應。今年3月起,數百場文化活動在太平洋兩岸同時舉辦,涵蓋藝術、文學、電影、圖書、旅遊等多個領域。你來我往間,中拉人民心與心的距離不斷貼近。

  大洋此岸的中國,貴陽夏夜音樂節上,巴巴多斯樂手艾莉森·海因茲把富有激情的加勒比搖滾樂帶進西部大山,和山歌直接對話;哥倫比亞藝術大師費爾南多·博特羅的雕塑和繪畫等作品首次來到中國,實現了大師的平生夙願,京滬兩地觀衆總數超過一百萬人次,創造了空前的觀展記錄。

  大洋彼岸的拉美,兵馬俑造型彩燈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被點亮;《盛世繁華——清朝宮廷生活展》將275件國寶遠渡重洋送到智利;“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郎朗在阿根廷、智利的演出讓現場觀衆如癡如醉;國家京劇院在墨西哥藝術宮一場別開生面的《白蛇傳》引來當地觀衆掌聲陣陣……

  文化交流活動高潮不斷,思想文明的互鑑如火如荼。中國作家訪問拉美,與當地讀者作家深入交流;智利著名紀錄片導演來華與中國青年導演舉行有趣的圓桌對話;中國二胡演奏家墨西哥多所大學開講中華音樂傳統;《中國與拉美:山海不爲遠》中西雙語版也在“中拉文化交流年”期間出版……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拉文化交流年的舉辦契合中拉關係的時代進程,促進了中拉之間的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爲中拉人文領域的深層次交流與全方位合作創造了全新的歷史機遇、注入全新的發展動力。

  文化爲橋溝通民心

  “一次終生難忘的奇妙經歷!”看完阿根廷“慾望探戈”舞團在北京的演出,探戈愛好者郭瑤難掩內心的震撼。演出結束後,這位學過三年探戈的中國女孩作爲幸運觀衆上臺和阿根廷專業舞者共舞一曲,隨後還被請到後臺與演員們交流。

  “因爲探戈這個共同語言,我和舞團的演員們成了朋友,我帶他們在北京逛街,買舞鞋,還邀請他們參加舞會,”郭瑤說。現在郭瑤還和舞團保持着聯繫,舞團裏同齡阿根廷女孩們會時常跟她分享對於探戈的理解,鼓勵她繼續練習。

  萬里之外,墨西哥女孩納列莉同樣因“中拉文化交流年”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作爲“墨西哥塞萬提斯藝術節中國之夜”的志願者,納列莉接待了來自中國的電子音樂團體“超級市場”,這個由四個中國年輕人組成的樂隊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沒想到來自中國的電子音樂會如此受歡迎。‘超級市場’讓我看到了中國年輕人的狀態,讓我瞭解到中國也有這麼多新的藝術形式。”納列莉說。現在納列莉正在學習中文,她想要申請去中國讀研究生,親眼看一看中國的新面貌。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副研究員郭存海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爲,“中拉文化交流年”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喚醒了中拉對彼此文化的興趣,引導雙方人民自覺地對彼此文化產生進一步探求的慾望,這就是“中拉文化交流年”最重要的意義。

  “文化交流讓雙方人民心靈相通,互相產生良好的信任,這對雙方的政治互信和經貿合作也能起到軟支撐的效果,可以提升中拉合作的質量,推動雙方關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郭存海說。

  互賞互鑑美美與共

  “中拉要加強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不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成爲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促進的典範。”2013年6月5日,習主席訪問墨西哥時對中拉人文交流作出重要論述。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首次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時倡議,中拉應加強教育、文化、體育、新聞、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開展文明對話,使雙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賞、心靈上相親相近。

  今年11月21日,習近平主席出訪祕魯期間再次助力中拉人文交流,與祕魯總統庫琴斯基共同出席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閉幕式並參觀“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祕魯行”,爲這一大型中拉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中國人民利用一年的時間來集中瞭解另一個大陸的燦爛文明、借鑑他們的文化藝術財富和人文智慧,同時把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華整體介紹給拉美和加勒比各國人民,意義十分重大,”張宇對記者說。

  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專家坦尼婭·盧娜看來,“中拉文化交流年”應該成爲雙方加深瞭解的一個開始。“中拉關係新格局超越了傳統的政治和經貿關係,它讓雙方可以近距離地享受和學習對方的文明,”盧娜說。

  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魯格里斯表示:“中拉文化交流年不僅承載了促進文化交流的責任,更承載了中拉人民的夢想。文化讓我們的交流更加密切,通過展示文化的多樣性,中國和拉美人民也在爲構建一個安全、公正、公平的世界一起努力。”

  1565年10月8日,一艘名爲“聖巴勃羅”的大帆船把絲綢和瓷器等中國貨物帶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將拉美的玉米、馬鈴薯等傳入中國。如今,越來越多的“文化之船”正滿載着雙方人民的心意和智慧揚帆遠航,開啓跨洋文明互鑑的旅程。

  風帆正鼓,汽笛正鳴,一次次出發和抵達必將讓中國人民和拉美人民的心更加貼近。(北方網編輯王舒瑤)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