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的中國印記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編輯:包天墅 2016-11-23 08:14:32

  全球治理,一個普通人熟悉又陌生的詞彙,正成爲中國領導人在重大國際場合的高頻用詞,被賦予新的理念和內涵。

  從兩年前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會議,到兩個月前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峯會,再到剛剛閉幕的APEC利馬會議……一連串清晰的中國足跡,印刻在全球治理變革的時代進程之中。

  積跬步以至千里。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主張和中國貢獻,正爲世界凝聚新的力量,催生新的變革。

  引領經濟全球化中國有方案

  11月19日,祕魯首都利馬。在APEC工商領導人峯會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談及“亞太經合組織之夢”——建設亞太自貿區,這是“事關亞太長遠繁榮的戰略舉措”。

  兩年前,這一夢想在北京雁棲湖畔落地生根。在北京APEC東道主倡議下,APEC成員啓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中國倡導的自貿區建設多路推進,中澳、中韓自貿區協定正式生效,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完成。

  亞太自貿區建設提速,既是中國與外部經濟深入融合的需要,也因應中國領導人宏大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力的重要平臺,“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

  從北京到利馬,習近平再提早日建成亞太自貿區,強調“開放是亞太經濟的生命線”。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這更有一番深意。

  近年,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增長動力不足,貿易和投資低迷。更值得警惕的是,經濟全球化正遭遇一股源於美歐發達國家的強勁“逆風”,保護主義勢力有所擡頭。

  習近平把脈經濟全球化走向,提出了中國方案,“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着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增強廣大民衆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我們要用行動向世界宣示,亞太對經濟全球化決心不變、信心不減。”習近平主席20日在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擲地有聲。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評價說:“中國作爲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倡導者,正迅速在全球貿易中發揮領導作用。”

  創新全球治理實踐中國在行動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談及對全球經濟治理前景的期待。

  他說,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必須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希望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產力發展要求、更有利於世界各國共同發展。

  三年多來,在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的道路上,中國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有主張,有行動,更有身爲最大發展中國家的責任擔當,堅持爲發展中國家發聲,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中國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開創了發展中國家組建新型多邊金融機構的先河;人民幣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提升了發展中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份額改革和治理機制改革,改變以往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加強中非論壇、中阿論壇,建立中拉論壇,拓寬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渠道……

  今年9月,杭州西子湖畔吸引着世界目光。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峯會,迎來了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倡議的高光時刻。習近平主席在峯會上全面闡述了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提出五個“堅定不移”重要理念。“杭州共識”在二十國集團發展歷程上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打造了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評價說,中國以出色領導力成功舉辦杭州峯會,給世界經濟帶來積極能量。

  推動全球經濟治理變革,中國方案和實踐行穩致遠。應對全球性挑戰和熱點問題,中國同樣不缺席、不失語。

  2016年11月16日,中國浙江烏鎮,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來自五大洲的參會嘉賓通過視頻聆聽了習近平主席闡述的中國對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主張。

  習近平說,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爲根本,堅持網絡主權理念,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標。

  同樣,在事關全球發展的聯合國發展峯會上,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中國無一例外闡釋了自己的發展理念,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贏得了世界的讚譽。

  在聯合國發展峯會上,習近平宣佈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把中國減貧和中國幫助世界減貧擺到一起;中國宣佈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最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近平提出中方主張,體現了中國作爲負責任大國的誠意與擔當,引領了談判方向。

  德國《斯圖加特日報》網站刊文高度評價中國在發展議題上的貢獻,指出“中國的發展模式現在被當回事了——而且它可能成爲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問題的方案的一部分”。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從傳統經濟到新興領域,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範圍更廣、程度更深、成效更大,開啓了全球治理變革的新航程。

  打造命運共同體中國有智慧

  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爲什麼要主動參與?2015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中給出了答案。

  習近平強調,隨着全球性挑戰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事關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而且事關給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定規則、定方向;不僅事關對發展制高點的爭奪,而且事關各國在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長遠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與作用。

  觀大勢、察大局、謀大事。這一戰略判斷高屋建瓴,道出中國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出現失序、失焦、失靈的現象,遠有2008年在美國發源的全球金融危機,近有衝擊歐洲的難民危機、日益猖獗的恐怖主義、英國脫歐等。全球治理供給落後於治理需求,根本原因在於治理理念嚴重滯後。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離不開新的理念引領。外界敏銳地觀察到,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積極推動全球治理民主化。“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

  習近平清晰闡述了他對中國與現有國際體系的深入思考。

  “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

  “我們要繼續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

  “這種改革並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竈,而是創新完善。”

  ……

  全球治理,歸根到底事關中國追求建立什麼樣的全球治理體系,參與建立什麼樣的世界。

  今年10月,習近平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上鄭重指出,公平正義的全球治理是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洞察世界格局演變的大趨勢,擘畫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景,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理念應者雲集。這是東方智慧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邃思考,是中國理念對共建美麗新世界的深遠貢獻。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