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述中國和智利鮮為人知的『金玉良緣』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綜合 作者:陳贄 霍小光 編輯:王舒瑤 2016-11-23 11:44:00

內容提要:當地時間11月22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抵達聖地亞哥,開始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訪問前夕,習主席在智利《信使報》發表署名文章《共同開創中國和智利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文章旁征博引,講述中國和智利兩國源遠流長的不解之緣。

  當地時間11月22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抵達聖地亞哥,開始對智利進行國事訪問。訪問前夕,習主席在智利《信使報》發表署名文章《共同開創中國和智利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文章旁征博引,講述中國和智利兩國源遠流長的不解之緣。

  習主席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智利大詩人聶魯達親切地把中國稱為『偉大的兄弟』。中國(China)和智利(Chile)不僅有著兄弟般的國名,兩國人民還擁有兄弟般的友情。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在兩國讀者中引發強烈共鳴。

  文章中,習主席還透露了多年以前,中國和智利一段鮮為人知的『金玉良緣』。他寫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就是用智利金和中國玉制作而成。這一枚枚獎牌象征著中智兩國人民情同手足的緣分。』

(新華社資料照片)

  北京奧運會獎牌『金鑲玉』的美譽,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玉文化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玉表示著美好、尊敬、相愛、相助的內涵,象征著中華文明,也詮釋著團結友誼的奧林匹克精神。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金鑲玉』獎牌上的金和銅,主要是來自與中國遠隔萬裡的『天涯之國』——智利。

  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時任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的蔣效愚,請他回憶了這段往事。

  蔣效愚介紹說,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的研究規劃工作,是從2005年11月開始的。2006年6月,經過嚴格初評和復評,由中央美術學院創作組集體創作的『金鑲玉』方案在179件有效應征方案中脫穎而出。

  後來,又經過反復修改、試驗,『金鑲玉』工藝獲得成功。2007年2月,北京奧運會獎牌實物樣品被送到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批准了北京奧運會的獎牌設計方案。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共需要金、銀、銅牌6000枚,全部采用『金鑲玉』工藝。其中,玉為『昆侖玉』,而與玉鑲嵌的合金,除了金和銀外,銅也是主要原料之一。智利有『銅礦王國』之稱,是世界最重要的產銅國,銅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30%。於是,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獎牌贊助商將銅的采購選在智利。同時,又從銅礦中提煉出13公斤的金,用於北京奧運會金牌制作。

  原來,這就是習主席講述的中國與智利的『金玉良緣』。(北方網編輯王舒瑤)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