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天津市河北區涌現出徐文華、胡聯友、翟慶深、王穎等一批黨員幹部先進典型,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全區各級黨組織用身邊這些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鮮活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學優看齊、對標趕超,把合格標尺立起來,把黨員先鋒形象樹起來,以先進典型爲鏡,築牢學習教育戰鬥堡壘。
徐文華27年如一日:區環境衛生管理局一所的環衛工人徐文華來津工作27年來,在環衛戰線上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因公忘私,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農民工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情懷,體現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和對事業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懷,彰顯了當代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和光輝形象。徐文華同志27年如一日堅持每天凌晨起牀準時到崗,感冒發燒從未間斷,並自學機動車駕駛技術和保潔車維修技術,義務爲隊員修理保潔車,苦練基本功。遇到髒、苦、累活,總是衝在前面,每天多次往返於中山路、黃緯路、李公祠大街、五馬路進行巡查清掃保潔,全年累計收運清掃垃圾和漂浮物70多噸。自1989年來津27年間僅回老家5次,從未在老家過年,27個春節全部在清掃一線度過。在全面整治市容活動中曾連續700多天,每天工作16小時。由於長年超負荷工作,患上了嚴重風溼關節痛,但仍堅持每天早出晚歸、義務奉獻,近一年來,已累計義務奉獻時間超過900個小時,用“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環衛精神,影響並帶動一批新時代的環衛工人,爲環衛行業樹立了一面旗幟。爲了感恩社會,徐文華同志積極參加慈善事業,近兩年來累計共爲困難職工和慈善機構捐款捐物上萬元,把平凡的崗位作爲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用誠實勞動演繹精彩人生。
胡聯友交納特殊黨費:今年7月14日,胡聯友同志因病不幸去世,享年76歲。在彌留之際,胡聯友同志將節省下的2500元積蓄作爲特殊黨費上交給社區黨委,並留下了《中國共產黨黨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徽以及個人學習筆記,希望通過社區黨委將愛黨精神傳承下去。胡聯友同志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卻在汶川、玉樹地震以及紅十字會募捐等活動中捐款超過3000元,錢數雖然不多,但對於長年患病的聾啞殘疾老人來說,這已經是自己的全部積蓄了。入黨40年來,胡聯友同志從未拖欠過一次黨費,每一次黨費都親自交給黨組織,即使是臥病在牀不能下地,也囑咐兒子要替他按時交納黨費,並用手語告訴兒子:“按時交黨費,是黨員的基本義務,絕不能拖欠黨費”,胡聯友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着對黨的無限忠誠。胡聯友同志始終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堅守入黨承諾,雖然聾啞,但爲人熱心,把樂於助人、扶危濟困作爲自己的座右銘,語言不通,就用紙筆、手機短信和大家交流。在生活中積極幫助羣衆調解糾紛、解決困難,已成爲社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區羣衆都說:“哪裏需要共產黨員,哪裏就能看到胡聯友熱情的身影。看到了他,就看到了什麼是優秀共產黨員,他就是我們居民羣衆的貼心人。”
翟慶深赤子之心服務羣衆:翟慶深同志以“我是黨員,必須帶頭爲老百姓幹好事”爲宗旨,無論嚴寒酷暑,全年義務服務社區2100多個小時。在他的帶領下更多的黨員也自覺加入服務羣衆的隊伍中,特別是在舊樓改造工作中,翟慶深同志作爲帶頭人率先組織文明督導隊的成員挨家挨戶深入羣衆家中做工作,從下水改造、對講門安裝到暖氣更換,都事無鉅細地跟蹤協調,確保了舊樓改造的圓滿完成,無論是施工質量還是效率都得到了保障。作爲一名社區的老黨員,翟慶深同志無論何時何地都心繫社區羣衆的點滴小事,無論嚴寒酷暑,都帶領着他的志願者服務,穿梭於社區的每一個角落。親自爲羣衆修門、修自行車、理髮、量血壓、助困等。他帶頭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爲老弱病殘送溫暖”活動,多年如一日,細緻耐心的服務得到羣衆的交口稱讚,都稱讚他爲當代的社區“活雷鋒”。翟慶深同志常說一句話:“我是一名黨員,又是黨支部的書記,我要帶好這個頭,爲鄰居們做個榜樣”。
王穎情繫幼教青春無悔:王穎同志是一位從教23年、黨齡10年的黨員教師,她說:“共產黨員就是在個人與集體的抉擇中毅然選擇後者而無悔的那個人。”近年來,王穎同志在做好本職教學工作的同時,兼任二幼悅心園教學管理工作,同時還被聘爲師範大學指導教師,每學年要接待來園實習教師百餘人次。崗位的變動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困難重重,但不服輸的她毅然接受挑戰,在高強度工作下經常是忘記吃午飯,長期不規律進餐讓她患上慢性胃炎,但經常發作的胃病並沒有阻止她熱情工作,王穎同志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一次,在培養幼兒“社會性”的課堂上,孩子們得知了王老師不吃午飯加班工作的事蹟後,紛紛替老師想辦法,“你上一個鬧鐘,鬧鐘一響就去吃飯”“你設計一份計劃,按照計劃工作吃飯”……深埋在幼兒心中的愛的種子靜靜地發芽、開花。王穎同志常說:“作爲一名共產黨員,還有什麼比用自己忘我的付出去收穫社會的認可更讓人欣慰和幸福的呢。”









